生源危機帶來教育變革機會
本文選題:生源危機 + 教育變革; 參考:《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Z3期
【摘要】:正陳志文在《中國民辦教育》第3期撰文提出,按照相關(guān)專家預(yù)測,3-5年后,必然有一批高校將面臨招不到足夠?qū)W生的局面,進而陷入辦學困境,甚至有倒閉的風險。但這卻會促使學校的管理者與教育部門的管理者,未雨綢繆,及時縮減招生計劃,調(diào)整辦學方向與定位,甚至進行強制性調(diào)整,以更加適應(yīng)社會發(fā)展。
[Abstract]:In the third issue of Private Education in China, Chen Zhiwen put forward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relevant experts for 3-5 years, a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inevitably face the situation that they cannot recruit enough students, and then run into difficulties in running a school, or even risk closing down.But this will urge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to plan ahead, to reduce the enrollment plan in time, to adjust the orient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school, and even to make mandatory adjustm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分類號】:G5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小青;;北伐前后北京的國立大學合并風潮(1925-1929)[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龔孟偉;;當代課程理論本土化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7期
3 劉永和;;人民的教育家[J];江蘇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4 劉嬡婷;;我所親歷的信息技術(shù)教育變革[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年04期
5 高巖;;康有為教育思想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6 時龍;;國家本為求才計[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3期
7 劉宇;;論課程變革中的學生參與[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8 李飛;;從“解凍”到“重凍”——對學校變革中教師教育觀念轉(zhuǎn)化的認識[J];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04期
9 梁偉國;李帆;;整體提升基礎(chǔ)教育發(fā)展水平——專訪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J];人民教育;2010年05期
10 曾曼瓊;;高職旅游教育發(fā)展研究[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斌;;新課程改革所需的教學方法與教師的個體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2 季蘋;;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劉黎明;;試論斯賓塞的興趣教育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4 鄧明言;;貝林的新教育史學觀[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5 李賢智;楊漢麟;;外國教育史研究的熱點與趨勢——以第十一屆全國教育史年會論文為主的分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6 劉正偉;;論江蘇教育近代化[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7 李立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與新教育運動的比較研究[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8 田正平;;關(guān)于地方教育史志研究的一些想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9 鄧明言;;貝林的新教育史學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10 田正平;;關(guān)于地方教育史志研究的一些想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杰 王文明;創(chuàng)造東勝教科研奇跡的“四板斧”[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0年
2 全國政協(xié)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 劉長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吳江市松陵高級中學 沈華;走錯位發(fā)展之路,,打造學校特色品牌[N];江蘇教育報;2010年
4 熊波 于金秋;大刀闊斧革舊弊勇立潮頭爭一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N];中國教育報;2010年
6 吳江 鄧海建 熊丙奇 王傳濤;大學破產(chǎn)能否迎來高教改革新契機[N];中國改革報;2010年
7 吳江;“大學破產(chǎn)”離我們有多遠?[N];經(jīng)濟參考報;2010年
8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導、教授 張亞群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研究生 劉毳;報考人數(shù)下降,高校招生如何應(yīng)對[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李炳亭 特約記者 洪湖;課改“五愛”[N];中國教師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秦羽 整理;信息化,教育變革的“催化劑”[N];寧波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平;學校變革視野下校長領(lǐng)導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江新;基礎(chǔ)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學校知識資產(chǎn)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春玲;理想的現(xiàn)實建構(gòu):政府主導型學校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謝翌;教師信念:學校教育中的“幽靈”[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都;關(guān)于復(fù)雜學習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雪蓉;以美國模式為趨向:中國大學變革研究(1915—1927)[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郭長江;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楊慧文;變革中的教師教育范式:海峽兩岸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張斌賢;社會轉(zhuǎn)型與教育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雷亮;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對1915-1927年教育變革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娟娟;教師阻抗變革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肖笑飛;地方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文杰;袁世凱政府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及教育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修梅;地方師范學院教師職前教育課程設(shè)置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董輝;從“指令”到“行動”:公立學校的變革政策執(zhí)行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龔金丹;教育變革過程中教師反思能力成長狀態(tài)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郭莉萍;變革是一項旅程[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靜;1901—1911年北京地區(qū)中學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常秀芹;教師合作的生活體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39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3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