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英語對民國時期教育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推動作用
本文選題:英語 切入點:教育 出處:《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民國時期,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教育現(xiàn)代化的課題被提上日程。這一時期,盡管政局動蕩、百業(yè)凋敝,英語教育卻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zhì)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大批懂英語、通西學的優(yōu)秀人才以英語為媒介和工具,積極譯介西方現(xiàn)代教育原著,宣傳、推廣西方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這些譯著對我國的教育界影響頗深。當時,民國政府模仿美國綜合制構建了"六三三四"學制,確立了學校英語教育體系,廣泛開設西式課程,建立現(xiàn)代自然科學學科。因此,英語對促進中國教育從近代向現(xiàn)代轉(zhuǎn)型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could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was put on the agenda. English education, however, has gain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people who understand English and learn Western learning actively translate and introduce the original works of modern Western education and propagate them with English as a medium and tool. Promoting modern western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These translation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in China. At that time,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ed the "6334" school system and established the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system by imitating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sult, Englis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from modern to modern.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5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元青;民國時期的留美學生與中美文化交流[J];南開學報;200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小君;淺論民國時期教會中學的英語教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景秀輝;;近代中國英語教學對當今雙語教學的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黃勇昌;;素質(zhì)教育引領下的大學外語教學研究與實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唐祥金;中西文化差異與文化學習[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5 張日美;;無抵觸理論與我國公共英語教學[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高曉芳;李開拓;;洋務運動時期的外語教育規(guī)劃得失談[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李秀娟;;大學英語教材出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編輯之友;2012年03期
8 張鋒;;略論我國英語教育始源及對當下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2年01期
9 汪斌斌;黃中習;;成功開展雙語教學的關鍵[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綜合版);2005年04期
10 薛文思;;由“文革”時期的英語教學引發(fā)的對中國式英語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要振生;;新中國中學外語教學改革特點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李宇明;;關于中小學“雙語教學”的思考[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3 高曉芳;;指稱外語的詞語演變及其原因[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丁俊;;回族穆斯林對中國的阿拉伯語教育事業(yè)的貢獻[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偉鈞;終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語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華維芬;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教材任務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黃芳;跨語際文學實踐中的多元文化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魏芳;語言教育規(guī)劃視角中的大學外語教育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曹迪;國家文化利益視角下的中國語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鳴箏;美國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學;2011年
8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吳學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樂融入外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惠;“理論旅行”——“新批評”的中國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韻莎;試論中國俄語專業(yè)翻譯教學體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劉佳佳;民國時期我國自編初中英語教科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永霞;中師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初元微;第二語言影響語言學習者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晴;藏族小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國祥;主體參與型教學在英語報刊閱讀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謝艷;關于中學英語教師與外籍教師合作教學的實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8 張多獻;任務型語言教學在初中英語口語課中的應用[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9 劉欣;對中國大學英語教材歷史發(fā)展的思考[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周薇;基于外語教學法發(fā)展規(guī)律的韓國語教育優(yōu)化方案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桂霞;民國時期歐美教育的譯介及其影響[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王青花;;民國時期中國大學崛起的動因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顧建新;;論民國時期教育翻譯的特點[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6期
4 胡向東;;民國時期關于教育考試問題的三次論爭[J];教育與考試;2008年06期
5 陳雪芬;;清華大學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分析[J];教育評論;2010年01期
6 陽光寧;;民國時期學校社會科教育的特點與啟示[J];安順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王青花;;合力促成民國時期中國大學的崛起[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龍麗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19期
9 黃志成;;對若干教育術語的再認識[J];教育學報;2008年02期
10 楊才林;;民國社會教育論綱[J];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報告[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2 曹公衛(wèi);;如何指導學生學好英語[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八——追尋的旋律[C];2003年
3 張霞;;用英語教英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4 徐彩麗;;PEP 3 英語Unit 3 My friends第一課時教學設計[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劉偉;;民國時期職業(yè)補習教育對現(xiàn)今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的啟示[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6 邢娣鳳;姜波;;“畫、唱、演”——構建英語藝術教學的新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7 王琛;;簡析英語模糊語言的語用價值[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袁春艷;;教學設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Model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王萍;;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交際性原則[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10 別必亮;;民國時期我國高校校歌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何剛強;英語“教書匠”何以斷層?[N];文匯報;2003年
2 河南省商水二高 范慧蒲;怎樣使學生學好英語[N];學知報;2011年
3 柳堅;輕松英語網(wǎng)上行[N];電腦報;2004年
4 李嘉全;英語強勢與漢語落寞是誰的悲哀?[N];貴州政協(xié)報;2005年
5 周小月;王書志:農(nóng)民們的英語老師[N];黑龍江日報;2004年
6 臨夏市職教中心 益得華;英語教學探究[N];甘肅日報;2009年
7 王凡;單語教育難以適應國際化,日本興起英語熱[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張知松;高位嫁接,讓山區(qū)教師駛上高速路[N];福建日報;2009年
9 周晉瑜;時代的呼喚 教育的需求[N];中國教育報;2009年
10 婺源縣天佑中學 俞降仙;如何做好英語課前準備[N];上饒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廷中;云南民國時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2 薛其林;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方法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楊常偉;民國時期山西農(nóng)業(yè)科技[D];山西大學;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國時期直豫晉魯交界地區(qū)地域互動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陸漢文;民國時期城市居民的生活與現(xiàn)代性(1928—1937)[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黃正林;黃河上游區(qū)域農(nóng)村經(jīng)濟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學;2006年
7 吳秀梅;民國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8 楊茜;民國時期上海民俗書刊出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金兵;民國時期職業(yè)指導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王芹;民國時期檔案法規(guī)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秀全;中國學生的英語自我概念與英語課堂焦慮的關系[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2 李倩;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曉彬;當前我國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的合理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晶晶;英語學術書評中態(tài)度意義的評價性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輝琴;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實踐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黎暢;英語智力謎語修辭解讀中的隱喻認知[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喻超;英語腦筋急轉(zhuǎn)彎的概念整合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劉娜;《牛津英語》和《新世紀英語》教材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姚文華;航海氣象英語中表示風的詞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10 張海鵬;英語技能訓練系統(tǒng)典型模塊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73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57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