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
本文關鍵詞:教育理想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 出處:《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基礎教育改革 教育理想 教育理念 教育本身 靈魂 理想性 面向未來 教育問題 科學出版社 創(chuàng)新性
【摘要】:正教育理想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它所回答的問題是"我們還希望什么?"首先,教育本身就具有理想性。自教育誕生之初,人們便賦予了教育各種各樣的希望,而且人們把教育視為實現(xiàn)其理想的最得力的工具。人們相信能夠創(chuàng)造
[Abstract]:The ideal of positive educ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t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else do we want?" "first of all, education itself is idealistic. Since the birth of education, all kinds of hopes have been given to education, and people see education as the most powerful tool for realizing their ideals...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can create.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教育理想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它所回答的問題是“我們還希望什么?”首先,教育本身就具有理想性。自教育誕生之初,人們便賦予了教育各種各樣的希望,而且人們把教育視為實現(xiàn)其理想的最得力的工具。人們相信能夠創(chuàng)造未來,教育必須為未來做好準備。教育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事業(yè)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雙翔;現(xiàn)代教學視野中的教學倫理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劉亮;對于終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思考——再讀《學會生存》[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陳忠勇;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4 王建華;積極探索 宏觀指導──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思考與建議[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5 歐陽錫禹;金育強;唐雪姣;;論體育課課堂中的主體性教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6 王德寵;知識經(jīng)濟與高等教育觀念的更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7 劉亮;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述評[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8 田九霞;試論主體間性詮釋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徐榮遠;論終身學習與學習化社會[J];成人教育;2001年Z2期
10 蔡清吉,張倩;復雜科學視角下的課堂教學[J];成人教育;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謝建國;;高師教師信息意識和利用能力問題的探討[A];現(xiàn)代圖書館的人本主義思考與實踐——2002江浙滬晉圖書館中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羅堯成;;創(chuàng)新性取向下的大學課程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策略[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10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曉梅;我國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郭秀蘭;構(gòu)建我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養(yǎng)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蘭軍;主體性教育思想視野下的學校管理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郭梅;高校擴招與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趙旭東;20世紀80年代我國中小學領導管理體制改革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何志魁;西部大開發(fā)中貢山縣獨龍族怒族傳統(tǒng)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張旺;“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jié)構(gòu)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令新;;教育理想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04期
2 張更立,張鳳;教育崇善——教育的終極理想和關懷[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孫元濤;;烏托邦精神與教育——關于教育價值理想的哲學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接好學生每一個“球”[J];基礎教育;2005年10期
5 李燦;;林語堂教育理想的審美傾向[J];文山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王天健;試論基礎教育改革與素質(zhì)教育[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7 劉曉晴;談新時期的教育理想[J];中國成人教育;1998年07期
8 陳培瑞;教育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年11期
9 彭浩宇;;淺談優(yōu)先發(fā)展基礎教育[J];南方論刊;2002年02期
10 劉升芳;;教育理想的通俗表達——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思》評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唐;王麗華;;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網(wǎng)絡化條件下高中生自主學習[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姚永強;;生均經(jīng)費遞增法——保障基礎教育財政性經(jīng)費投入的一種設想[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徐書業(yè);;論人類教育理想的三次轉(zhuǎn)換[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4 王麗霞;;從中美教育的互動談基礎教育改革應堅持民族性[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5 周華英;;談談教師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6 敢峰;;要實現(xiàn)教育思想的時代超越(提綱)——再談“愿天下子女都成才”[A];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會刊[C];2007年
7 ;東?h實驗中學“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課題組工作計劃[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8 ;開創(chuàng)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局面[A];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學會工作經(jīng)驗匯編[C];2004年
9 趙彬;;小初銜接——六年級學生心理適應能力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鄧統(tǒng)元;;香港愛國學校辦學特色的歷史回顧[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朝宏;在開放課堂的基礎上建立有序課堂[N];中國教師報;2010年
2 ;如何管好用好名師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記者 黃妙英;廣西加快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N];廣西日報;2002年
4 千言;教育理想在哪里?[N];中國教師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范緒鋒;學在溫州[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徐金國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教研室教研員;培育健康精神引領教育理想前行[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記者 尹鴻祝;努力開創(chuàng)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新局面[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8 潘滿庫;基礎教育改革與素質(zhì)教育[N];山西日報;2003年
9 田園;老師,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教育理想[N];天津教育報;2009年
10 柳海民 孫陽春;基礎教育改革的理性訴求[N];光明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瑞典基礎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侯威;要素主義教育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徐書業(yè);變革的趨向:轉(zhuǎn)型期的學校文化生態(tài)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蔣云芳;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聯(lián)邦政府以促進公平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高琛;促進學生優(yōu)長發(fā)展教育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榮偉;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蘇州大學;2006年
7 段素菊;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美國公共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金永得;探索作為整體的教學藝術[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孫翠香;學校變革主體動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何敏;教育時空問題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紅偉;弘揚“和諧理念”:全面探索基礎教育公平實現(xiàn)的新路徑[D];南昌大學;2008年
2 詹智宏;必要的張力[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許金梅;教育理想:永恒的教育之魅[D];河南大學;2005年
4 易莎;學生潛能開發(fā)與基礎教育改革[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洪健峰;芬蘭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6 郭江紅;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對農(nóng)村女童基礎教育的扶持[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向雄;論教師個人教育理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8 周小娟;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競爭登頂計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張秋慧;“理解”課程思想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曉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268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42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