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教學的使命:轉識成智
本文關鍵詞:知識教學的使命:轉識成智
【摘要】:知識教學的價值在于轉識成智,這是由知識與智慧之間三種密切的聯(lián)系所決定的。當前在知識教學中存在忽視培養(yǎng)學生智慧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在以智慧養(yǎng)成為目的的知識教學中,應采用引導學生體驗知識中的智慧、運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以智慧培養(yǎng)為目的進行知識的教育學化等策略。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項目“教科書的農村適切性研究”(BHA090028)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教學活動離不開知識,它與學生、教師構成了教學活動的三個要素。從教學的發(fā)生來看,知識需要傳播,所以出現(xiàn)了教師;知識需要延續(xù),所以出現(xiàn)了學生。在這個意義上,教師與學生都是為了知識而由社會設定出來的,有了教師與學生以后,知識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師生活動的對象,成為師生活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靖國平;論教育的知識性格和智慧性格[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19期
2 楊壽堪;問題的哲學[J];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05期
3 江暢;優(yōu)雅生存與人類幸福[J];倫理學研究;2002年02期
4 盧風;論"蘇格拉底式智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妙法;Metaethics(后倫理學)與Metaphysics(后物理學)——粗議中西哲學之異同及中國有無哲學的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戴雙翔;現(xiàn)代教學視野中的教學倫理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劉亮;對于終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思考——再讀《學會生存》[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張傳開;必然與自由范疇在近代西方哲學中的演進[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陸廣品;教育產業(yè)與現(xiàn)代產業(yè)化社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6 魏名國;試論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確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顏曉峰;論關系創(chuàng)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陳立新;闡揚馬克思哲學當代性的基本視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吳順安;案例教學法在法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楊春芳;?略捳Z理論的文化解讀[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謝建國;;高師教師信息意識和利用能力問題的探討[A];現(xiàn)代圖書館的人本主義思考與實踐——2002江浙滬晉圖書館中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雷東霞;;從教育人類學的文化傳承視角看當代普通高校民族音樂鑒賞課[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澤民;試論實踐存在論的美學思考方式[D];復旦大學;2004年
2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靖國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應星;從“討個說法”到“擺平理順”[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徐東來;唯識學“轉識成智”理論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閻麗;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2 苗軍;文化視野中的環(huán)境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3 毛明;魏晉玄學“自然”概念的美學解讀[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4 謝恩廷;熊十力哲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1年
5 孔偉;知識經濟對我國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挑戰(zhàn)[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6 戴建生;工業(yè)化進程中的村莊精英——江村個案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7 鄭曉梅;我國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8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郭秀蘭;構建我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養(yǎng)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蘭軍;主體性教育思想視野下的學校管理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王洪才;論教育學的三重視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江全;;教師教育理念中關于知識體系的應用與完善[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冀立軍;;備課芻議[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楊翠蓉;吳慶麟;;教育心理學教師教學過程中知識應用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平野;做智慧型的教師[N];天津教育報;2010年
2 瀘縣梁才學校 熊興權;悟,教育的智慧所在[N];瀘州日報;2010年
3 高子陽;變玫瑰色教育為全色教育[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李外;“應試”不該成為敵視教育的理由[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5 黃云剛;“三生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幸福生活[N];云南經濟日報;2010年
6 郝勝花;用創(chuàng)新教育培育人力資源優(yōu)勢[N];經濟日報;2003年
7 莫清華;學生課外作業(yè)負擔過重誰之過[N];海南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暉;為父老鄉(xiāng)親辦點實事[N];河南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涂柯 涂樺;解讀宏昌[N];廠長經理日報;2000年
10 江蘇省鹽城市第二小學 劉芬;讓學生敢問善問[N];中國教育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靖國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穆肅;語義網技術支持的遠程教育機構知識管理系統(tǒng)概念建模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雨田;中國碩士生對智慧分類認知的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2 呂寶松;高中動態(tài)物理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開發(fā)[D];吉林大學;2008年
3 劉保民;智慧型教師成長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郭娟;教育知識管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謝善梅;論人類理解的本質及與教育的關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馬寒榮;現(xiàn)象學教育學啟示下的教師教育智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沈紅霞;智者之思與仁者之行[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8 苗梅娟;論教學智慧——本體論的視角[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9 朱忠琴;教育學現(xiàn)象學視閾下的家庭教育[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東亞;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研究[D];徐州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02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20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