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初探
本文關鍵詞:中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語文素養(yǎng) 物質文化 精神文化 學科素養(yǎng) 方法技巧
【摘要】:中小學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決定著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對教師教育和中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建筑、山川、海河等物質文化的天然融通和對歷史、國學等精神文化的自然把握是語文教師素養(yǎng)的基本構成要素,語文學科知識和語文教學方法是中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
【作者單位】: 楚雄師范學院;
【關鍵詞】: 語文素養(yǎng) 物質文化 精神文化 學科素養(yǎng) 方法技巧
【基金】: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0737
【分類號】:G633.3
【正文快照】: 筆者從事過小學、中學、中專和大學語文教學,有十余年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研究與教學經(jīng)歷,曾無數(shù)次思考過“小學語文教師”、“中學語文教師”、“中專語文教師”、“大學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問題。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動機,一是想探求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有的特征,整理出中小學語文教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征;淺論“語文素養(yǎng)”及其提高策略[J];現(xiàn)代語文(理論研究版);2004年08期
2 徐永昆;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一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4年Z3期
3 方鈞鶴;;書本和網(wǎng)絡[J];中學語文教學;2005年11期
4 曾選平;淺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S2期
5 劉貞福;談“語文素養(yǎng)”[J];語文建設;2003年04期
6 蘭瑞平;“語文素養(yǎng)”之我見[J];中學語文教學;2003年03期
7 蘭瑞平;;“語文素養(yǎng)”之我見[J];中學語文;2003年11期
8 張彥霞;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J];河北教育;2005年02期
9 李良品;略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語文教學通訊;2004年08期
10 張家鵬;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階梯[J];課外語文(初中);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春濤;;班級文化的功能與建設[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年
2 陸銘中;;構建既有民族特色又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和諧校園文化———柳州地區(qū)民族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略與現(xiàn)狀[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王國士;;重建學校文化 構建和諧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4 王國士;;重建學校文化 構建和諧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甘肅卷)[C];2010年
5 章蘊玉;;朗讀·語感·語文素養(yǎng)[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國甫;;語文教學,如何回歸新課標本真?[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陳龍法;;學校文化是學校持續(xù)發(fā)展之魂[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盧家華;;從“軟環(huán)境”談校園文化建設[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王剛平;;校園文化建設初探[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區(qū)年華;;繼承和發(fā)展校園文化 著力打造平安快樂和諧校園[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南陽市一中 華新旭;正視語文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2 江蘇省邳州市灘上中學 孫中芹;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3 隴南市武都區(qū)安化中學 張福團;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N];甘肅日報;2008年
4 北京市十一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 閆存林;讓教學目標直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扶溝縣二高 陳文強;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N];周口日報;2009年
6 泰州市大馮初級中學 衛(wèi)秀萍;重視漢字教學 提高語文素養(yǎng)[N];江蘇教育報;2009年
7 潮州市南春中學 謝敏;轉變教材觀念 提高語文素養(yǎng)[N];潮州日報;2010年
8 四川省內(nèi)江市東興區(qū)柳橋中心學校 鐘付萍;“文本”與“人本”結合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9 河南省光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涂臣忠;新課標“語文素養(yǎng)”微探[N];學知報;2010年
10 河南省宜陽縣藝術學校 聶鮮霞;實施教學延伸,提高語文素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曉雁;語文素養(yǎng)觀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思考[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蘇立君;論語文素養(yǎng)的培育[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康輝;中學文學社團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樊琦;中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巴君超;論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育[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思;在社團活動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踐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趙潔;論校園環(huán)境建設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晶;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顧浩;現(xiàn)代散文教學與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建青;論家庭教育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75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77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