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中的和平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1:23
本文關鍵詞:全球視野中的和平教育
更多相關文章: 和平 和平教育 發(fā)展歷程 實施 挑戰(zhàn)
【摘要】: 傳統(tǒng)觀念上,人們往往把戰(zhàn)爭作為界定和平的參照標準和認知尺度,和平被看作與戰(zhàn)爭相對立的一種狀態(tài)或現(xiàn)象,即沒有戰(zhàn)爭的狀態(tài)或兩次戰(zhàn)爭之間的間隙。后來,和平界定的參照體由戰(zhàn)爭擴大到了沖突、暴力等,“積極和平”、“消極和平”、“文化和平”等概念的提出也使人們逐步超越了戰(zhàn)爭與和平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把和平與人類自身的價值、人性尊嚴、日常生活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聯(lián)系了起來。和平教育則是指獲得行為改變所需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價值的過程,使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防止外顯及結構性沖突和暴力,和平解決沖突,在個人、團體、國家、國際與自然之間創(chuàng)造有利于和平的環(huán)境。作為促進和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和平教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論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首先對和平概念的演變,和平教育的內涵,和平與和平教育之間的關系,和平教育的目標等進行了分析探討,厘清了與和平教育相關的一些基本問題。 第二部分回顧了和平教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發(fā)展歷程,主要闡述了19世紀,20世紀和21世紀初的和平教育是如何隨著社會發(fā)展變化而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從而力圖促進人類和平的實現(xiàn)。 第三部分介紹了全球范圍內和平教育在學校內外的開展與實施,主要包括高校、中小學、幼兒教育機構以及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等是如何具體實施或開展和平教育。 第四部分根據全球范圍內和平教育的理論探討與發(fā)展實踐中的問題,提出了21世紀和平教育在文化氛圍、教材、師資以及效果評估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zhàn)。 結語部分對全球視野中的和平教育進行了小結,指出了與此研究相關的一些研究者的不同觀點。
【關鍵詞】:和平 和平教育 發(fā)展歷程 實施 挑戰(zhàn)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40
【目錄】:
- 內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6
- (一) 研究的意義8-9
- (二) 研究現(xiàn)狀9-14
-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9-12
- 2.國內研究現(xiàn)狀12-14
- (三) 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14-16
- 1.研究思路14
- 2.研究方法14-15
- 3.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15-16
- 一、和平教育的界說16-23
- (一) 和平的概念16-17
- (二) 和平教育的內涵17-18
- (三) 和平與和平教育之間的關系18-19
- (四) 和平教育的目標19-21
- (五) 和平教育的范疇21-23
- 二、和平教育的發(fā)展歷程23-31
- (一) 19世紀:孕育中的和平教育23-25
- 1.19世紀中期:和平與教育開始聯(lián)系起來23-24
- 2.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關注戰(zhàn)爭與歷史教科書問題24-25
- (二) 20世紀:多樣化發(fā)展的和平教育25-30
- 1.20世紀初期26
- 2.20世紀中期26-27
- 3.20世紀后期27-30
- (三) 21世紀:面臨新挑戰(zhàn)的和平教育30-31
- 三、和平教育的實施與開展31-40
- (一) 學校中的和平教育31-36
- 1.高校中的和平教育31-33
- 2.中小學和平教育33-35
- 3.幼兒教育機構中的和平教育35-36
- (二) 學校外的和平教育36-40
- 1.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開展的和平教育36-38
- 2.傳媒中的和平教育38-39
- 3.其它途徑的和平教育39-40
- 四、和平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40-49
- (一) 和平文化取代暴力文化的實現(xiàn)40-42
- (二) 和平教育教材的開發(fā)42-45
- (三) 和平教育師資的培養(yǎng)45-46
- (四) 和平教育效果的評估46-49
- 結語49-51
- 參考文獻51-55
- 附錄1 Mark Ginsburg教授《和平運動與和平教育》課程綱要55-60
- 附錄2 《沖突社會與和平愿景》課程綱要60-61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1-62
- 致謝62
本文編號:639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6397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