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大學生自我和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7-20 21:05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自我和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自我評價(心理學) 教育 方法 回歸分析 學生


【摘要】:目的探討大學生自我和諧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心理學依據(jù)。方法選取安徽某高校學生116名作為被試,運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EMBU)和自我和諧量表(SCCS)進行測試,采用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結果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和諧存在顯著相關。進一步回歸分析表明,父親懲罰嚴厲、母親情感溫暖理解、母親偏愛被試對自我和諧總水平有顯著預測力。結論父母教養(yǎng)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大學生的自我和諧水平。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自我評價(心理學) 教育 方法 回歸分析 學生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自我和諧(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指的是自我內部的協(xié)調一致以及自我與經(jīng)驗之間的一致性,由自我與經(jīng)驗不和諧、自我靈活性和自我刻板性3個維度構成[1]。自我和諧是心理和諧的基礎,而心理和諧又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當自我處于不和諧狀態(tài)時,就容易產生心理障礙。目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鄒琴;李文虎;;中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和諧相互關系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3期

2 羅薇;戴曉陽;;大學生自我和諧與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的研究[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6年06期

3 黃悅勤,云淑梅,石立紅,張桂芝,許又新;中學生人格偏離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及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2期

4 岳冬梅,李鳴杲,金魁和,丁寶坤;父母教養(yǎng)方式:EMBU 的初步修訂及其在神經(jīng)癥患者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登峰,崔紅;編制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論構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2 王登峰,崔紅;中西方人格結構的理論和實證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錢銘怡,姚萍,李麗敏;父母的信念對其子女信念影響的調查和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6期

4 嚴以德;;職校學生自尊、自我效能感與應付方式的研究[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5 孫麗巖;經(jīng)濟管理者的職業(yè)心理、行為方式與組織績效[J];長春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6 萬黎;論自尊與健全人格的關系[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教育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課題組 ,王登峰;《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8 李祚山,唐加祥,趙楠;轉型期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研究[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9 王春霞;中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的研究[J];丹東師專學報;2002年S1期

10 李彥章,李敏,汪濤,張俐,黃梅園,肖達喜,袁波,王力慷;野戰(zhàn)部隊軍人自我和諧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2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瑛秋;青春發(fā)育突增期(高峰年齡)不同發(fā)育類型學生體質特征及健康促進[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2 張林;青少年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麗華;3-9歲兒童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4 許碧云;結構方程模型在醫(yī)學研究中的應用[D];四川大學;2004年

5 李建明;結構方程模型及其隱變量交互作用分析在社會心理流行病學中的應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楊福義;內隱自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許思安;漢族、壯族、蒙族、納西族人格結構的比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俊敏;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10 庹焱;慢性腰背痛患者認知—情感應對、自我和諧與適應水平關系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環(huán)境、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英;3歲兒童心理理論的水平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焦鋒;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7年

4 于志濤;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評估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芳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與自尊、人格、社會支持及心理控制源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韋耀陽;不同交往水平的中小學生交往歸因特點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蘭鋒;青少年學生自我同一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8 付梅;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交往的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9 邱達明;健美操鍛煉對女大學生身體自尊、整體自尊、生活滿意感及免疫球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暉;3—6歲兒童興趣發(fā)展與家庭教育方式關系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勇;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因素[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陽德華;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與初中生抑郁、焦慮情緒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06期

3 趙冰潔,陳幼貞;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6期

4 唐烈瓊;姚樹橋;;大學生自尊的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5 周翠金,王洪禮,周濤峰;貴州省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6 王麗,傅金芝;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發(fā)展[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7 刁俊榮,范玉霞,王玉紅,劉曉鵬,楊瑩;250名高中生自我和諧量表測查分析[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1年04期

8 邢春冰;;中國不同所有制部門的工資決定與教育回報:分位回歸的證據(jù)[J];世界經(jīng)濟文匯;2006年04期

9 韓鳳玲,吳志江,王蔓娜;父母養(yǎng)育方式與兒童自我意識關系的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4年03期

10 潘玉進;金笑笑;楊青影;王婕;陳顯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孤獨感的調查研究[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麗榮;;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數(shù)學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6期

2 王雙全;;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及校內教育的幾點措施[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1期

3 李遠貴;;淺談大學新生的心理矛盾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4 祝衛(wèi)華;;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5 林茂超;;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xiàn)、成因及對策[J];南方論刊;2011年S1期

6 肖娜;;中職衛(wèi)校生心理問題的分析和教育引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0期

7 樸志芳;;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1期

8 張國成;王云彪;王占龍;李憲琴;;高職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應對——以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6期

9 侯完肖;;關注個體差異 促進健康成長——芻議優(yōu)生心理障礙疏導[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6期

10 袁禮鋒;;職業(y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蕾;姜乾金;何金彩;吳蘭花;陳莉;陳立翰;;大學生人格類型和學習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許爭永;戴天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吳金秋;王宏宇;;從輔導與教育之關聯(lián),淺析心理輔導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4 侯沛勇;楊尚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見[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5 崔景貴;;知識經(jīng)濟挑戰(zhàn)與大學生人格教育[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6 方格;田學紅;H.W.Stevenson;S.L.Rogala;;中美幼兒認知成績與家長對教育的期望[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7 周方;樸菊;;幼兒園的感覺統(tǒng)合教育與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矯治[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周平;;論學校教育中大學生心理缺陷的識別與矯治[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9 黃俊官;;淺論幼兒健康人格教育[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敬群;熊紅星;;“六位一體”,讓大學生遠離精神沼澤——江西師范大學心理教育述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何齊宗;走向審美人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孔德生;高校在校貧困大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徐展;基于心理學的網(wǎng)絡教學模型與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韓泰鉉;弱智人群的隱喻能力[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錢文;輕度智力落后兒童傳遞性推理能力的干預訓練:ATI模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叢曉波;自尊的本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廣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分析及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2 楊林香;社會轉型背景下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心理困境與出路[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陽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全清;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俞紅;大學生人格發(fā)展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03年

6 周文;促進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教育干預實驗[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7 焦明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8 王娜;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9 郭偉;關于中學人格教育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10 張巖;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其教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5699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5699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bcb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