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元昂:教育技術學托起開放學習的未來——第三屆中日教育技術學研究與發(fā)展論壇中的三人談
本文關鍵詞:坂元昂:教育技術學托起開放學習的未來——第三屆中日教育技術學研究與發(fā)展論壇中的三人談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工學 教育游戲 核心概念 設計 開放教育
【摘要】:坂元昂先生是日本教育工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早在1962年他在日本《學習心理學》雜志9月號上刊登論文,首次提出"教授工學"、"教育工學"等概念,并且提出"從教育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教學法則",并以"系統(tǒng)"觀點對這些法則"組織化"("組織化"從漢文角度可以理解為"結構化");谶@些基本觀點,坂元昂先生于1971年在《教育工學的原理與方法》著作中明確提出了教育工學的定義,也就是從那時起,坂元昂先生立志于"教育的工程學"這一信念始終沒有改變過,也一直影響著日本教育工學的實踐與發(fā)展。該書于1979年由我國著名學者、華東師范大學的鐘啟泉教授翻譯出版,書名《教育工藝學簡介》,對我國早年開展電化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學者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坂元昂先生現(xiàn)任日本東京未來大學校長,原東京工業(yè)大學教授、大學考試中心副中心長、國家媒體教育開發(fā)中心中心長(現(xiàn)兼任上述機構的名譽教授),原日本教育工學會會長、日本信息媒體學會會長,現(xiàn)任(社團法人)日本教育工學振興會會長,(NPO法人)實踐能力認證機構理事長,教育信息化推進協(xié)議會代表,NO DEMAND教學交流國際財團理事長,亞洲E-Learning促進委員會委員長(AEN)等。坂元昂先生1955年畢業(yè)于著名的東京大學心理學專業(yè),而后又在東京大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并升入博士課程學習,在東京工業(yè)大學理工學部擔任副教授期間,于1967年獲得東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后擔任東京工業(yè)大學工學部教授、東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院綜合理工學專業(yè)教授等職。他在日本國家最高教育決策機構(教育課程編訂和教育政策審議會議)中擔任重要職務,如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委員、大學審議會特別委員、日本學術會議第四分會委員、日本社會教育審議會臨時委員、日本學術審議會科學經(jīng)費分會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學術審議會教育媒體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職員養(yǎng)成審議會臨時委員、產(chǎn)業(yè)結構審議會臨時委員、終生學習審議會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和特別委員等。坂元昂先生曾獲得過日本文部大臣獎(1985年)、通商產(chǎn)業(yè)大臣獎(1993年)、文部科學大臣獎(2008年)。坂元昂先生是中國教育技術學界的知名友人,現(xiàn)擔任華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的客座教授,還擔任University of Surrey、North East London Polytechnic等大學的客座教授。除此,他還擔任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Jap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主編,Com-putersEducation(Pergamon)、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prings)等十幾種國際期刊的審查委員,擔任國際教育機構World Bank(Mass Media and Education)、Asia Bank、UNESCO、OEC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UNESCO,Moscow)委員或顧問等職。迄今,他撰寫了各種學術論文810篇、學會論文集論文550篇、編寫著作120部、專著280部、研究報告230部、英語論文210篇,是一位國際著名學者。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認知與技術研究室;
【關鍵詞】: 教育工學 教育游戲 核心概念 設計 開放教育
【分類號】:G40-057
【正文快照】: 希建華:非常高興能在長春“第三屆中日教育技術學研究與發(fā)展論壇”期間見到您,您是中國教育技術學界的老朋友,很多第一代中國教育技術學的研究者和工作者都是讀著您的著作《教育工藝學簡介》開展研究和實踐的,您有關教育工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的同行。坂元昂: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爽;;教育游戲輔助數(shù)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2 賀崢嶸;;淺談教育游戲及其作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2期
3 陳怡君;;程序性知識教育游戲設計初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9期
4 任偉;;基于情感體驗的職業(yè)教育游戲設計[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5 宋敏珠;;教育游戲的概念界定和應用方式探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7期
6 李振亭;程會杰;;基于MI理論的教育游戲平衡性設計策略研究:調控困難度[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7 劉瑞儒;任鎖平;符永川;;網(wǎng)絡游戲對陜西青少年的影響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8 楊麗;姚曉蘭;;教育游戲中“教游相融”的設計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6期
9 周伯華;曲瑋婷;;國內教育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7期
10 尚俊杰;莊紹勇;蔣宇;;教育游戲面臨的三層困難和障礙——再論發(fā)展輕游戲的必要性[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秋;;從教育和游戲的關系探析博物館教育游戲的意蘊[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解素敏;;基于設計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戲研究中的應用[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曉飛;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學習方式新變革[N];中國教育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魏婷;教育游戲參與者行為意向影響因素模型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易森林;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功能[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政良;基于網(wǎng)絡的知識競答式教育游戲開發(fā)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2 阮冬生;教育游戲視覺界面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寧;教育游戲中三維形象的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志宏;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應用中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鄧超;教育游戲對培養(yǎng)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6 薛曉琳;小學英語教育游戲的開發(fā)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崔繼振;網(wǎng)絡教育游戲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偉旭;中學英語教學中教育游戲的設計與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園園;教育游戲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樊明;基于兒童多元智能的教育游戲設計策略與開發(fā)[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69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56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