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學思想探析
本文關鍵詞:陶行知教學思想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陶行知在其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形成了他的豐富的教學思想,具體包括以下內容:發(fā)揚民主,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順導學生的能力去教育;重視實踐,從學生的經驗里進行真知識的教育;教學相長,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陶行知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對我們當前實施"有效教學"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關鍵詞】: 陶行知 教學理念 教學策略 啟示
【基金】: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JS150)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傳統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其最大弊端就是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最終結果還是一塌糊涂”。陶行知早在半個世紀前即對傳統教學的弊端提出了批評,并在教學理念的改變和教學策略的革新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鎮(zhèn)紅;;學生數學學習風格與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2 柳云騏;李麗;楊國華;;基于建構主義的化學課程體系改革與人才培養(yǎng)[J];化工高等教育;2006年04期
3 孫久榮;;論多元智能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楊昭;;關于民族器樂教學及演奏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2期
5 王寶圣;;在生物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J];生物學教學;2010年04期
6 謝輝;胡元群;;如何在課程改革中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陳一凡;劉俊琦;;ILC教學設計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24期
8 劉暢;;大學英語傳統教學模式及改革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22期
9 楊溢;;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年02期
10 陸軍;;淺談體育課構建自主學習的方式[J];學苑教育;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衛(wèi)建國;;陶行知先生是我黨的親密戰(zhàn)友[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2 陳屏;;學習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87年
3 張煥欣;;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4 卓國衛(wèi);;試論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參加全國陶研骨干培訓有感[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5 王雁華;楊耀坤;;春風吹綻課改花——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導我們搞課改[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6 阮素芳;;借鑒陶行知思想 建構創(chuàng)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加拿大唐納德回憶陶行知[A];慶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專輯論文集[C];2004年
8 徐書業(yè);;陶行知科學教育思想論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陳志昂;;淺談陶行知的全面發(fā)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87年
10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計方勝;校長的權威從何而來[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王友文;讓德育滲透更為自然[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張樹偉;暑假就到了,我們來讀陶行知[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李 健;課改:質量就是生命[N];中國教師報;2003年
5 馬鞍山 張曙光;屯溪發(fā)現陶行知創(chuàng)辦的《生活教育》雜志[N];黃山日報;2009年
6 延安慧澤小學 孫麗麗 寶塔區(qū)第三幼兒園 張麗;淺析漢語拼音的教學策略[N];延安日報;2010年
7 王運來 龔放 羅靜;秀絕金陵第一聲(中國名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8 康敘五;在蘭州首倡陶行知教學思想的臺和中[N];蘭州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蘇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長[N];中國教育報;2006年
10 白河二中 錢運龍;淺談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N];安康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兄;基于圖式的數學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馬宏佳;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明振;數學建模的認知機制及其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康世剛;數學素養(yǎng)生成的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吳擎華;陶行知與民國社會改造[D];山東大學;2008年
6 蔡幸福;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仲秀英;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黃梅;基于三維目標的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任劍鋒;非面對面CSCL交互行為促進策略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映學;初中學生空間與圖形認知技能獲得的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瑋;中美中學史料教學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瑩;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學史教育的理論及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于梅;協商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4 胡艷霞;高中數學教學中體現教學文化教育的研究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余錦彬;體驗式作文教學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斌;“二氧化碳性質”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冀瀛;高中物理問題解決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萬莉;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概念構建特征及其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9 蔡靜;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于世麗;《化學必修2》模塊中有機化合物知識內容變化及自主探究教學策略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陶行知教學思想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8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48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