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啟示
本文關鍵詞: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康德批判哲學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有人曾說,“在哲學這條道路上,一個思想家不管是他來自何方和走向何處,他都必須通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就叫康德。”可見康德學說巨大的影響力和持久的魅力。日本著名學者安倍能成形象地比喻說:康德在近代哲學上恰似一個處于貯水池地位的人,康德以前的哲學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學又是從康德這里流出的。美國的康德研究專家貝克,還引述了哲學家中流傳的一句格言:“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鄭昕先生也曾說過:“超過康德,可能有新哲學,掠過康德,只能有壞哲學。” 在康德龐大的哲學體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學的一個核心概念?档滤紤]的自由,不僅僅是意識層面的自由,而且是要從哲學本質上來考察人類實踐生活中自由所賴以成立的理性的先決條件,考察自由的哲學基礎以及人類的天職、希望和未來?档碌淖杂伤枷爰炔皇亲诮讨髁x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經驗主義淺薄無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實踐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類理性的高度對自由的一種審視?档聦ψ杂傻年U述與論證,改變了人們對自由問題的思考方式,把人們從對自由的錯誤認識中拉出來,使人們認清自由的本質,明確自由的價值,使人們對自由問題的思考達到一種理性的、辯證的高度。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自由的理解已經被扭曲,自由成了任意、任性,成了絕對的權力,自由成了自我中心,任憑自己的意志行事。人們已經淡忘了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員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已經淡忘了對自己自由所負有的責任。自由的概念已經被人們隨意地演繹成想要的概念。正如懷特海所說:“自由的內涵已被對自由所作的文字游戲掏空了,……自由的概念被人們狹隘在理解,被當成使同代人厭惡的那些苦思冥想人物的化身! 面對現代社會中人們出現的種種自由問題,我們的教育該如何引導人們的自由觀,康德的自由思想對現代教育又有哪些啟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也是本論文選題的最大意義所在。我們的教育要清醒地意識到現實生活中人們自由的狀態(tài),喚醒人們心中那沉睡的理性意識與自由意識。自由意志是有的,但不是任意的意志,不是隨心所欲。自由意志使人的行為具有了任意性,那就需要規(guī)則與紀律的約束與限制,就需要法律的保護。我們還應意識到,人性中惡的一面會時常興風作浪,它往往會使人在自由的天平上失去重心而跌向惡的深淵。那就需要教育引導人們,在享受自由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要時刻敲響責任與道德的警鐘,喚醒人們心底那沉睡已久的責任動機與道德動機,讓心中的天使指引我們前進。最后我們也要清楚,我們談論的自由都在人性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人是理性的動物,失去了理性所有的言詞將失去意義,我們的談論也就沒有了意義。所以,教育還要時刻記住作為人的類本性的理性始終是我們的出發(fā)點,理性的自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理性的自由也將是教育追求的最高自由境界。
【關鍵詞】:康德 自由思想 教育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516.31;G40-09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引言10-12
- (一) 理論意義10-11
- (二) 現實意義11-12
- 二、康德自由思想產生的背景12-18
- (一) 康德的生平與社會背景13-14
- (二) 康德自由思想的淵源14-18
- 三、康德自由思想的基本內容18-41
- (一) 自由與必然18-22
- 1. 自由與必然分別存在于理智世界與現象世界18-20
- 2. 先驗自由與第三個二律背反20-21
- 3. 自由與必然對立的解決使人的自由成為可能21-22
- (二) 自由與意志22-27
- 1. 任意意志的自由是假自由23-24
- 2. 自由意志是善的意志24-26
- 3. 自由是行為主體意志的自我規(guī)律26-27
- (三) 自由與責任27-31
- 1. 責任是自由存在和自由選擇的必然結果27-28
- 2. 責任就是由于尊重規(guī)律而產生的行為必要性28-30
- 3. 責任是對道德規(guī)律的敬重和愛好的擺脫,是人獲得自由的前提30-31
- (四) 自由與道德31-36
- 1. 自由是一切道德規(guī)律的最高根據和出發(fā)點31-33
- 2. 自由是道德規(guī)律的存在理由,道德規(guī)律是自由的認識理由33-35
- 3. 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規(guī)律所依據的唯一原理,也是道德的最高原理35-36
- (五) 自由與理性36-41
- 1. 自由是人的理性行為能力36-38
- 2. 自由是理性存在者的自我立法38-39
- 3. 自由是理性者的意志自律39-41
- 四、康德的自由思想對教育的啟示41-75
- (一) 教育應啟發(fā)人們正確認識自由41-49
- 1. 自由是人特有的權力,是人的類本性41-44
- 2. 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超越44-46
- 3. 教育應引導人超越必然到達自由的境地46-49
- (二) 教育應引導人們形成紀律意識49-55
- 1. 教育應引導人們認識自由與紀律的關系49-51
- 2. 教育應引導人們從紀律中尋找自由51-53
- 3. 教育應引導人們自律53-55
- (三) 教育應培養(yǎng)人們對自由的責任感55-62
- 1. 教育應引導人們認清自由與責任的關系56-58
- 2. 教育應培養(yǎng)人們對自由的責任意識58-60
- 3. 要使人的行為不僅合乎責任,而且要出于責任60-62
- (四) 教育應培養(yǎng)人們對自由的道德感62-68
- 1. 教育應引導人們認清自由與道德的關系63-65
- 2. 道德教育要突顯人的道德主體性65-66
- 3. 道德教育是自由的教育66-68
- (五) 教育應引導人們追求理性自由68-75
- 1. 教育應引導人們認清自由與理性的關系69-71
- 2. 理性自由需要理性教育71-72
- 3. 理性的自由是教育追求的最高自由境界72-75
- 五、結語75-76
- 參考文獻76-81
-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1-82
- 致謝8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萬年;王陽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與康德意志自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2 吳興華;理性主義自由觀的實踐論轉向——論康德的自由觀及其價值[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曾競;;康德道德哲學的內涵及其現代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曹海英;康德的道德自由理論述評[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5 張立民;;理性、自由和人的解放[J];北方論叢;2005年06期
6 陶悅;;試論牟宗三對康德自由意志的改造[J];北方論叢;2006年01期
7 劉華軍;;自由意志與良知——康德與王陽明道德哲學之比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潘志恒;康德的自由理論評析[J];比較法研究;2004年02期
9 王嘯;;自由與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曲蓉;康德關于責任的普遍命令[J];道德與文明;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會永;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胡萬年;康德自由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04年
2 陳薇;論康德的實踐自由[D];四川大學;2004年
3 談克華;康德的先驗自由理論[D];武漢大學;2005年
4 季學好;康德道德自由學說[D];安徽大學;2006年
5 權麟春;論康德的自由觀[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0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1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