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MOOC采納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P大學的跨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30 08:02
文章基于技術采納相關理論,采用跨案例研究法和分層目的抽樣,通過對P大學5位教師的訪談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教師對于MOOC教育屬性和傳播屬性的定位存在差異,據(jù)此可將受訪教師的MOOC觀總結為四種;教師自身教育理念與MOOC觀的匹配程度,決定了教師的MOOC采納行為,而不同理念導向下的受訪教師可被劃分為MOOC的積極踐行者、冷靜旁觀者、慎重考察者等三種實踐類型;教師感知到的技術有用性與易用性,會間接影響其MOOC采納行為。文章的研究可為高校教師開展MOOC教學實踐、找準MOOC定位提供理論參考,有助于推動高校信息化的建設與改革。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9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TRA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慕課背后的爭議研究綜述[J]. 許濤. 中國大學教學. 2015(07)
[2]網(wǎng)絡課程類別分析——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傳播模型的分析視角[J]. 郭文革. 遠程教育雜志. 2014(05)
[3]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與新、舊網(wǎng)絡教育——從MOOC談起[J]. 郭文革,陳麗,陳庚.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3(04)
本文編號:2947298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9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TRA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慕課背后的爭議研究綜述[J]. 許濤. 中國大學教學. 2015(07)
[2]網(wǎng)絡課程類別分析——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傳播模型的分析視角[J]. 郭文革. 遠程教育雜志. 2014(05)
[3]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與新、舊網(wǎng)絡教育——從MOOC談起[J]. 郭文革,陳麗,陳庚.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3(04)
本文編號:2947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9472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