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江蘇省513名大學生短信交往行為與焦慮狀況相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3-11 18:38
【摘要】:目的了解當前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行為的特點,并考察其與焦慮狀況的關系,借此探討兩者存在的內(nèi)部關系。方法采用自編的大學生手機短信使用情況調(diào)查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焦慮因子對江蘇省14所高校擁有手機的535名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1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采用Spearmen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結(jié)果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消費是手機消費的主要部分;性別、年級在每月收發(fā)短信條數(shù)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大學生月收發(fā)短信條數(shù)多少與焦慮狀況不存在顯著性相關;陌生交流情況與焦慮狀況呈顯著性相關;工作短信情況與焦慮狀況呈非常顯著性相關;有關手機依賴程度的6個變量與焦慮狀況呈非常顯著性相關。結(jié)論從本研究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手機短信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大學生短信交往行為與焦慮狀況明顯存在相關性。
[Abstract]:Aim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anxiety, so a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 random sampling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35 college students with mobile phones in 14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by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n the use of cell phone messages and anxiety factor in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The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SPSS10.0 software. Spearme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Results the communication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messages was the main part of mobile phone consumption, gender and grad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receiving and receiving SMS messages per month,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monthly SMS messages received and received by college students and anxiety statu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unfamiliar communication and anxiety, a ver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texting and anxiety, a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6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anxiety. Conclusion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can see that the maj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strong dependence on mobile text messages,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anxiety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單位】: 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
【基金】: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SRT計劃學校資助項目(課題批準號:0812A13)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黃才炎;嚴標賓;;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行為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3期

2 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年02期

3 周鴻敏;鄒婷芳;劉淑琴;;青少年使用手機短信聊天情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年12期

4 劉偉;手機短信的六種媒體優(yōu)勢[J];新聞愛好者;2004年05期

5 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jié)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8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龍潛;;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體育干預對策[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姚雙雁;吳清蘭;洪慧娟;;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應付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李祚山,唐加祥;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關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項茹;王維利;畢清泉;胡燕;;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王曉濱;高原作業(yè)人群心理適應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01期

6 于愛萍;李培培;張黎明;;合肥市托幼機構(gòu)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年04期

7 王共強;孫權(quán);韓詠竹;馬心峰;李波;胡紀源;;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安徽醫(yī)學;2009年12期

8 金艷;韓詠竹;王共強;王少君;李巧云;孫國;李素琴;胡紀源;;護理干預對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安徽醫(yī)學;2011年09期

9 滕云;王嵐;裘秀菊;張曉仙;陸利絨;;糖尿病知識教育對糖尿病人的代謝控制和生活方式改變的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7年01期

10 楊海;婁振山;;血液透析患者社會心理狀況相關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傳俊;劉照云;趙曉蘭;;“短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在德育中的運用[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曉民;熊鴻燕;楊勝元;;海訓士兵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清寶;;精神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分析與干預[A];河南省精神科康復護理培訓班及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菁佩;劉愛軍;;疾病知識缺乏對糖尿病病人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A];第二十一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四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5年

5 李茹;張桂平;;精神科護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研究[A];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社臨床心身疾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胡月星;;基層黨政領導干部心理健康實證研究報告[A];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毛洪祥;;慢性失眠患者個性、認知及情緒因素[A];第三屆全國睡眠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李衛(wèi)華;馬喜亭;;某航空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生活壓力調(diào)查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9 陳紹壽;;機車司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湖南省預防醫(yī)學會勞動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蔡教壁;李崇勇;郭錦滔;李祖健;黃松英;黃慶祥;;廣東佛山276位外地勞工SCL—90及LES測查分析[A];第四屆文化精神病研究報告選編[C];199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崇蓮;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志英;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粟勝勇;頸椎病頸痛與失眠相關性及針灸干預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李巨奇;失眠癥傷寒六經(jīng)辨治規(guī)律探討及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金洵;慢性便秘患者報告臨床結(jié)局(PRO)評估量表的研制和考評[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陳娟;適應取向的時間人格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周亮;道家認知療法治療焦慮性神經(jīng)癥的理論與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8 黃國平;女性服刑人員中精神創(chuàng)傷與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關系以及PTSD的心理學、認知功能、神經(jīng)生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9 張本;四川地區(qū)立體定向手術(shù)治療阿片類藥物依賴的隨訪綜合評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石建;“心身醫(yī)學”理論中醫(yī)藥學溯源及其對SLE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安徽省非體育類在讀研究生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劉曉燕;當代大學生交往障礙及調(diào)適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后國宏;太倉市農(nóng)村初中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陳抗;大學生孤獨感、社會支持狀況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段桂英;高職、高專學生的內(nèi)隱自尊、外顯自尊及自尊提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慧媛;失眠癥中醫(yī)證候與個性特征及心理狀態(tài)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張芳;中學圖書館員職業(yè)承諾與心理健康的狀況及其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龍永婷;面部糖皮質(zhì)激素依賴性皮炎危險因素及發(fā)病與情緒變化的相互關系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湯順清;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向英;兩種球壓對山東建筑大學男生排球?qū)m椊虒W效果的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傳俊;劉照云;朱其志;葉寧;;江蘇省513名大學生短信交往行為調(diào)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年05期

2 段園暉;;紹榮其人(小說)[J];寫作;1996年12期

3 ;吉林省第二屆大學生戲劇節(jié)成功舉行[J];戲劇之家;2005年06期

4 宗先波;;大學生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其輔導[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5 陸建蘭;曾能毅;;淺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6 陳斌;;“天之驕子”為何不想念書——大學生的心理障礙[J];家庭醫(yī)學;2008年04期

7 陳麗;隋巖;林喻;;大學生學習適應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蘇芳;;利用語塊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J];華章;2011年27期

9 陳良;聽大學生合唱團匯報演出[J];人民音樂;1956年06期

10 張武;;“炕頭作家”外傳[J];朔方;198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彥春;;高校圖書館人文素質(zhì)教育新探[A];廣西圖書館學會2009年年會暨第27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希慶;;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咨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3 王玉;;試析心理量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應用狀況[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徐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5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遲立忠;周湘文;;大中學生身體自尊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整體自尊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楊凱;張燁君;;當代大學生誠信人格特質(zhì)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羅佳;姚本先;;當代大學生形象的心理學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吳佳時;李健寧;;大學生無氣力現(xiàn)象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楚天歐亞職業(yè)學院 熊端練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學生心理特點 提高管理和教育質(zhì)量[N];黃岡日報;2005年

2 聞白;大學生賣雞蛋的啟示[N];人民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李青山 實習生 顧艷偉;南寧大學生有車族浮出水面[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4 王海燕 通訊員 王秋鳳;首批123名大學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裴睿 張全能;進京當保姆 最大收獲是學會忍耐[N];成都日報;2006年

6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扎實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蔣夫爾;廣闊農(nóng)村任大學生充分施展才華[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宋波;召開大學生見面座談會[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9 何懷宏;善始還須善終[N];中國人口報;2006年

10 ;支教畢業(yè)生享受“大學生村官”待遇[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莉;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段立新;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李忠軍;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與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賢卿;網(wǎng)絡傳播環(huán)境下的道德建設[D];復旦大學;2005年

6 魏飴;大學素質(zhì)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shù)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8 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zhuǎn)型研究(1978-2005)[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華樺;上海大學生基督徒的身份認同及成因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梅松麗;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成義;大學生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胡凜;大學生自殺傾向的心理預防和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衛(wèi)一;大學生職業(yè)自我概念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4 糜志雄;大學生學業(yè)生涯設計因素結(jié)構(gòu)探究[D];蘇州大學;2004年

5 趙靜;信息商及其測度——以300名大學生測試為例[D];四川大學;2004年

6 余錫祥;江西省大學生壓力反應特征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門苗;論大學生政治文明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高迎浩;大學生憤怒情緒及其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9 陽柳青;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孫竟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385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4385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d8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