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近代山西的教育發(fā)展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primary education in Shanxi developed rapidly because of the attention of society and government. In primary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Secondary educ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a few cities, such as Taiyuan, in a sporadic state of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 only Taiyuan had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ch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slowl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單位】: 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G5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顯成;李鴻章督直期間的抗災救災實踐及其教訓[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芮銳;光緒年間黃河鄭工略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孫自儉;晚清鐵路政策的官辦與商辦之爭[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時期區(qū)鄉(xiāng)行政制度考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孫燕京,周福振;善耆與清末新政——以20世紀初十年的北京新政改革為視點[J];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6 吳祖鯤,劉小新;中國近代農(nóng)業(yè)教育的興起及其特點[J];長白學刊;2003年06期
7 費馳;呂海寰外交思想與交涉事略[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8 周邦君;;晚清四川鴉片生產(chǎn)及其動因探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郭漢民,賀金林;論甲午戰(zhàn)前的晚清留學政策[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寧業(yè)高,寧業(yè)龍;巢湖名稱與“陷巢州”傳說考辨[J];巢湖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國平;;略談江蘇現(xiàn)代化啟動的“非制度化推動”[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2 王夏剛;;學政與清代學術[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二輯)——首屆“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6年
3 賈小葉;;督撫與晚清文化變革之決策[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4 李育民;;清政府應對條約關系的羈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顯冬;從《大清律例》到《民國民法典》的轉(zhuǎn)型[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鮑明;滿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3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4 杜學元;社會女性觀與中國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胡文生;學術·體制·人[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6 江眺;公司法:政府權力與商人利益的博弈[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彭劍;清季憲政大辯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李金;從山西大學堂到山西大學(1902-1937)[D];山西大學;2006年
9 季立剛;民國商事立法研究(1912-1937)[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10 方立新;傳統(tǒng)與超越[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艷梅;清代四川旱災時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王金連;晚清新式軍事教育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何東;李鴻章與中法戰(zhàn)爭[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4 張敏;《盛京時報》與清末憲政(1906——1911)[D];蘇州大學;2003年
5 朱海龍;張之洞與癸卯學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彭利芝;中法戰(zhàn)爭期間的《申報》輿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茹;河套地商與河套地區(qū)的開發(fā)[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8 楊國棟;日俄戰(zhàn)爭期間清政府中立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俊平;中國近現(xiàn)代國防思想史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10 翟愛玲;《四庫全書》設計系統(tǒng)之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賓賽 ,建政;古今運動會[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2 田力;波斯佩洛夫去世[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3期
3 馮永謙;海龍金漢文摩崖是近代偽刻[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4 _5珊;;安徽近代的哥老會運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5 吳淞笙;;實戰(zhàn)布局分析一例[J];棋藝(象棋版);1980年04期
6 李松福;;中國古代象棋史話[J];棋藝(象棋版);1980年05期
7 李mm;;漫話近代圍棋[J];棋藝(象棋版);1980年06期
8 羅元貞;;日本的創(chuàng)價學會與公明黨[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9 亦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0年03期
10 陸筠;;劫余雜錄[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海萍;李健芳;安守忠;;一種新型的防灰霧劑——二氧化硫酮類化合物[A];第四屆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9年
2 安文汀;焦勇;安守忠;;全息照相用高反差銀鹽干版[A];第四屆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9年
3 馬志超;;《三晉古文化源流》座談紀要[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4 ;出席研討會人員名單[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山西抗戰(zhàn)文化研討專集[C];1995年
5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送選論文篇目[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6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代表名單[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7 ;主編簡介[A];鄧小平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全國鄧小平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8年
8 ;文章題目目次[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9 王川龍;朱金香;;非單調(diào)混合共軛梯度法[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10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代表名單[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8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日]大江健三郎 王中忱 譯;我如何領悟中國的近、現(xiàn)代文學[N];北京日報;2000年
2 鞏艷芳;如何培育國民的國家觀念[N];北京日報;2000年
3 李澤民;近現(xiàn)代以來的“西部大開發(fā)”[N];中國檔案報;2000年
4 郭振民;“我踏金鰲海上來”[N];中國海洋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高耀彬;無塵板書教具應盡快進入市場[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李寧一;略論近代廣東對中外文化交流的貢獻[N];中國文化報;2000年
7 戚俊杰;山東首部大型遺址專題立法通過[N];中國文物報;2000年
8 張訓毅;中國近代鋼鐵工業(yè)的興衰[N];中國冶金報;2000年
9 陶鼎;曾熙的字畫藝術[N];國際金融報;2000年
10 王新生;現(xiàn)代市民社會概念的形成[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霞;中國近代佛教史學探研(1900—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孫老虎;陳三立詩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衣保中;近代朝鮮移民與東北地區(qū)水田開發(fā)史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4 游歡孫;近代蘇州地區(qū)市鎮(zhèn)經(jīng)濟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樊如森;天津港口貿(mào)易與腹地外向型經(jīng)濟發(fā)展(1860-1937)[D];復旦大學;2005年
6 喬志強;中國近代繪畫社團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7 殷俊玲;盛世繁華[D];山西大學;2005年
8 田永秀;近代四川沿江中小城市研究[D];四川大學;1999年
9 趙萬峰;二十世紀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義的教育思想及實踐[D];西北大學;2005年
10 田東奎;中國近代水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艷花;柿子灘文化技術研究[D];山西大學;2003年
2 李盛;面向真實文本的漢語詞義排歧系統(tǒng)[D];山西大學;2003年
3 李順勇;微型足球機器人系統(tǒng)的一種協(xié)商模式[D];山西大學;2003年
4 漆捷;“虛擬實在”的哲學解讀[D];山西大學;2004年
5 崔學英;時間模上二階非線性邊值問題的擬線性方法和單調(diào)迭代方法[D];山西大學;2004年
6 王欲天;酸棗仁安眠藥物的制備及藥效學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7 趙建會;評分方法、評分標準制定者和學生樣本對作文分數(shù)的影響[D];山西大學;2004年
8 郭晉媛;漢語教學語境下不贊同言語行為的語用學分析[D];山西大學;2004年
9 侯春麗;一次性力竭運動對人體血清中NO和NOS的影響[D];山西大學;2004年
10 葛麗萍;反語的語用順應性分析[D];山西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07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40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