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心理復原力是指個體具有的某些特質、能力或社會資源,這些特質、能力或社會資源會因個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折情境的影響,使個人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因之發(fā)展出健康的應對行為。在回顧國內外心理復原力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采用量化和質性研究方法對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影響心理復原力的內在機制進行探討。 在量化研究中,使用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和大學生復原力量表,對1696位貧困大學生進行調查。主要結論如下: (1)高樂群性、聰慧性、興奮性、敢為性,低懷疑性是貧困大學生突出的人格特征;貧困大學生人格特征可以分為依賴緊張型、聰慧獨立型和穩(wěn)定敢為型三類;不同人格類型的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的水平存在差異,并達到顯著性水平(p.05-.001)。 (2)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處于良好水平;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可以分為強型、中間型和弱型三類。 (3)穩(wěn)定性、憂慮性、有恒性、恃強性、實驗性、適應與焦慮型、怯懦與果斷型、心理健康者個性因素對心理復原力具有直接效應。 (4)穩(wěn)定性、懷疑性是影響心理復原力的核心人格特質;適應與焦慮型、怯懦與果斷型是影響心理復原力的核心次元人格;心理健康者、創(chuàng)造性強者、新環(huán)境中有成長能力者是影響心理復原力的核心個性因素。 (5)在不同心理復原類型中,貧困大學生穩(wěn)定敢為型人格特征能夠有效地預測心理復原力。 在質性研究中,依據自擬的訪談提綱對24名貧困大學生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然后對訪談錄音整理出的文本材料進行編碼和類屬分析,獲得影響心理復原力的人格特質以及不同心理復原水平組貧困大學生的人格特征。研究結果對前面量化研究起到了補充和印證的作用。主要結論如下: (1)受訪者貧困大學生的人格特征包括樂觀主義、自強自立、現實感、自我價值感、社會支持感、應對方式、堅韌、感恩、處事風格和積極特質10個類別。 (2)不同組的受訪學生的突出人格特質是不相同的,心理復原組受訪學生在行為層面上表現出積極的特質,而適應不良組貧困大學生卻在行為層面出現問題,諸如自制力差、缺少恒心等。 (3)有助于貧困大學生應對經濟困境的人格特質包括樂觀積極態(tài)度、意志堅強、對未來充滿希望、活潑開朗、自強。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 人格特質 心理復原力 量化研究 質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部分 研究綜述與問題提出10-36
- 1 文獻綜述10-30
- 1.1 貧困大學生人格研究的綜述10-14
- 1.1.1 貧困的定義10
- 1.1.2 貧困大學生的標準及其范疇10-11
- 1.1.3 貧困大學生人格研究的概況11-14
- 1.2 心理復原力的研究進展14-28
- 1.2.1 心理復原力的概念14-16
- 1.2.2 心理復原力研究歷程的回顧16-20
- 1.2.3 心理復原力的研究范式20-21
- 1.2.4 心理復原力的結構21-23
- 1.2.5 心理復原力的保護因子23
- 1.2.6 心理復原力的理論模型23-26
- 1.2.7 心理復原力的評估方法以及測量工具26-27
- 1.2.8 心理復原力研究小結27-28
- 1.3 人格與心理復原力關系的研究綜述28-30
- 2 研究背景30-33
- 2.1 發(fā)展心理病理學與心理復原力30-31
- 2.2 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復原力31-32
- 2.3 構建“和諧社會”與心理復原力32-33
- 3 研究意義與問題提出33-34
- 3.1 研究意義33
- 3.2 問題提出33-34
- 4 研究總體設計34-36
- 4.1 概念界定34
- 4.1.1 貧困大學生34
- 4.1.2 心理復原力34
- 4.2 研究目的34
- 4.3 研究假設34-35
- 4.4 研究過程35-36
- 第二部分 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關系的實證研究36-70
- 1 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的關系研究36-55
- 1.1 研究目的36
- 1.2 研究方法36-38
- 1.2.1 測量工具36-37
- 1.2.2 被試37-38
- 1.3 數據處理38
- 1.4 研究結果38-55
- 1.4.1 貧困大學生的人格特征38-43
- 1.4.2 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的現狀43-45
- 1.4.3 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的關系45-55
- 2 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的質性研究55-70
- 2.1 研究目的55-56
- 2.2 研究方法56
- 2.3 研究設計56-60
- 2.3.1 被訪談者56-57
- 2.3.2 研究工具的設計57-58
- 2.3.3 研究步驟58-60
- 2.4 研究結果60-70
- 2.4.1 質性研究方法的信、效度分析60-61
- 2.4.2 不同心理復原力水平組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的差異61-69
- 2.4.3 貧困大學生影響心理復原力的人格因素69-70
- 第三部分 總討論70-76
- 1 貧困大學生人格特征的分析70-71
- 2 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現狀的分析71-72
- 3 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關系的分析72-74
- 4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結果的比較分析74-76
- 第四部分 研究結論以及不足76-78
- 1 研究結論76-77
- 2 研究不足77-78
- 參考文獻78-85
- 附錄85-90
- 致謝90-91
- 在校期間的科研成果9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荊玉梅;丁桂蘭;;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李超;;高校貧困生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11期
3 吳曉冬;;近十年我國大學生心理研究綜述[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邱婷;譚文;;心理彈性的文獻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雷鳴;PTSD大學生的認知情緒特征與心理復原[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曄;知識型員工職業(yè)韌性及其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2 李超;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吳美玲;福州市初中階段農民工隨遷子女社會支持、人格特質對心理彈性的影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歐陽翠云;體育鍛煉與中學生心理彈性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辛江敏;貧困大學生的消費觀探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蘇琦;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相關的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師彥潔;高中生日常性學業(yè)復原力與自尊、社會支持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8 蔚然;中國成人的心理彈性結構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晶晶;高中生學習韌性與學習狀態(tài)關系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10 郭部洲;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韌性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本文關鍵詞: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復原力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6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41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