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及矯正策略研究 ——以福安市德藝學校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07:07
厭學被作為困擾社會、學校、家庭、學生比較嚴峻的問題之一,至今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初中學生處在心理和學習的上升期和重點期,著重對初中學生厭學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很強實用性。而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初中留守學生厭學問題較非留守學生嚴重,而表現(xiàn)形式和原因也有其獨特性。本項目選取福安市德藝學校初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對初中留守與非留守學生厭學的表現(xiàn)形式和原因做了細致調(diào)查。結(jié)合之前學者的研究成果和調(diào)查情況,通過對比分析來探討初中留守與非留守學生厭學的行為表現(xiàn)及差異,重點分析初中留守學生厭學原因和表現(xiàn)形式,進而通過數(shù)據(jù)解讀來測度厭學行為,并且對比較典型的厭學個案進行了全方位的跟蹤、調(diào)查、分析和矯正。針對上述行為及原因分析,提出相應(yīng)的矯正策略。本文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即緒論,主要闡述研究背景、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研究內(nèi)容與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界定并概括相關(guān)理論基礎(chǔ)。先對厭學、初中留守學生概念進行界定;而后對學習行為動機理論和認知行為學習理論進行梳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對問卷數(shù)據(jù)和訪談情況進行整理,分析了初中留守學生與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及特點,并對兩類群體厭學行為表現(xiàn)差異進行分析。第四部分重點...
【文章來源】: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相關(guān)研究
1.3.2 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
1.3.3 研究述評
1.4 研究內(nèi)容
1.5 研究設(shè)計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術(shù)路線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
2 相關(guān)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chǔ)
2.1 相關(guān)概念界定
2.1.1 厭學
2.1.2 初中留守學生
2.2 理論基礎(chǔ)
2.2.1 學習行為動機理論
2.2.2 認知行為學習理論
3 初中學生厭學行為特點及表現(xiàn)——基于福安市德藝學校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
3.1 研究樣本選擇
3.2 初中學生學習狀況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3.2.1 學生厭學現(xiàn)象相對嚴重
3.2.2 厭學情況在年級上存在差異
3.2.3 厭學有向嚴重發(fā)展的趨勢
3.2.4 厭學與家庭原因有密切關(guān)系
3.2.5 學生同學校、教師、同學關(guān)系比較特殊
3.3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及特點
3.3.1 福安市德藝學校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
3.3.2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特點
3.4 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及特點
3.4.1 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
3.4.2 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特點
3.5 兩類群體厭學行為表現(xiàn)差異分析
4 初中學生厭學行為原因分析——基于福安市德藝學校的案例分析
4.1 影響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原因分析
4.1.1 學習行為方面不足
4.1.2 教育教學方面不足
4.1.3 素質(zhì)教育方面不足
4.1.4 價值評價方面不足
4.1.5 學校硬件方面不足
4.1.6 學校軟件方面不足
4.2 影響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原因分析
4.2.1 家庭教育壓力
4.2.2 學校、家庭組合壓力
4.3 兩類群體的厭學行為原因差異比較
5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矯正的個案分析
5.1 個案基本情況
5.2 個案厭學狀況
5.3 個案問題分析
5.4 個案矯正經(jīng)過
5.5 個案矯正情況
5.6 個案矯正結(jié)果分析
6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矯正策略
6.1 行為管理層面
6.1.1 強化行為動機培養(yǎng)
6.1.2 強化學習行為管理
6.1.3 強化信心培養(yǎng)
6.2 教育管理層面
6.2.1 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6.2.2 完善素質(zhì)教育工作
6.2.3 改善教育價值評價
6.3 學校管理層面
6.3.1 完善學校硬件設(shè)施
6.3.2 加強校園教育管理
6.3.3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shè)
7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7.1 研究的不足
7.2 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 潘云虎. 科技視界. 2015(35)
[2]小學生厭學問題的心理成因及對策探析[J]. 王霞. 科教導刊(下旬). 2015(09)
[3]淺析初中生厭學現(xiàn)象成因及對策[J]. 張志江. 學周刊. 2015(21)
[4]農(nóng)村中學生厭學的家庭因素調(diào)查、分析及其對策[J]. 孫炳才. 科技資訊. 2015(12)
[5]焦點解決模式在矯治小學生厭學中的價值[J]. 李文權(quán),劉利.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5(03)
[6]教育公平視角下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動態(tài)認定機制淺析[J]. 王林.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4(11)
[7]學生厭學的根源及改善之道——基于威廉·格拉瑟的選擇理論[J]. 張夫偉,蘇春景. 中國特殊教育. 2014(08)
[8]為“活的孩子”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J]. 蘇霍姆林斯基. 基礎(chǔ)教育論壇. 2014(14)
[9]沙盤游戲在精神疾病治療中的療效及應(yīng)用現(xiàn)狀[J]. 劉楊珺,嚴虎,陳晉東. 醫(yī)學綜述. 2014(06)
[10]中學生厭學問題的家庭因素分析[J]. 張霽舒.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 2013(10)
碩士論文
[1]蘇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對幼兒教育的啟示[D]. 郭慧.南京師范大學 2015
[2]中學生思想政治課厭學問題研究[D]. 劉彬.河南大學 2013
[3]基于斯金納強化理論的輔導員激勵機制研究[D]. 張洪杰.西北大學 2012
[4]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大學生箱庭作品特征及干預研究[D]. 王璐.遼寧師范大學 2012
[5]人際交往困難小學生的初始沙盤及臨床診斷意義的探索研究[D]. 劉亞梅.山東師范大學 2011
[6]初中生厭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D]. 喻興波.東北師范大學 2010
[7]初中生厭學原因的分析及矯治對策研究[D]. 蔡桂芬.遼寧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49221
【文章來源】: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國外相關(guān)研究
1.3.2 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
1.3.3 研究述評
1.4 研究內(nèi)容
1.5 研究設(shè)計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術(shù)路線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
2 相關(guān)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chǔ)
2.1 相關(guān)概念界定
2.1.1 厭學
2.1.2 初中留守學生
2.2 理論基礎(chǔ)
2.2.1 學習行為動機理論
2.2.2 認知行為學習理論
3 初中學生厭學行為特點及表現(xiàn)——基于福安市德藝學校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
3.1 研究樣本選擇
3.2 初中學生學習狀況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3.2.1 學生厭學現(xiàn)象相對嚴重
3.2.2 厭學情況在年級上存在差異
3.2.3 厭學有向嚴重發(fā)展的趨勢
3.2.4 厭學與家庭原因有密切關(guān)系
3.2.5 學生同學校、教師、同學關(guān)系比較特殊
3.3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及特點
3.3.1 福安市德藝學校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
3.3.2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特點
3.4 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及特點
3.4.1 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表現(xiàn)
3.4.2 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特點
3.5 兩類群體厭學行為表現(xiàn)差異分析
4 初中學生厭學行為原因分析——基于福安市德藝學校的案例分析
4.1 影響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原因分析
4.1.1 學習行為方面不足
4.1.2 教育教學方面不足
4.1.3 素質(zhì)教育方面不足
4.1.4 價值評價方面不足
4.1.5 學校硬件方面不足
4.1.6 學校軟件方面不足
4.2 影響初中非留守學生厭學行為原因分析
4.2.1 家庭教育壓力
4.2.2 學校、家庭組合壓力
4.3 兩類群體的厭學行為原因差異比較
5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矯正的個案分析
5.1 個案基本情況
5.2 個案厭學狀況
5.3 個案問題分析
5.4 個案矯正經(jīng)過
5.5 個案矯正情況
5.6 個案矯正結(jié)果分析
6 初中留守學生厭學行為矯正策略
6.1 行為管理層面
6.1.1 強化行為動機培養(yǎng)
6.1.2 強化學習行為管理
6.1.3 強化信心培養(yǎng)
6.2 教育管理層面
6.2.1 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6.2.2 完善素質(zhì)教育工作
6.2.3 改善教育價值評價
6.3 學校管理層面
6.3.1 完善學校硬件設(shè)施
6.3.2 加強校園教育管理
6.3.3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shè)
7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7.1 研究的不足
7.2 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 潘云虎. 科技視界. 2015(35)
[2]小學生厭學問題的心理成因及對策探析[J]. 王霞. 科教導刊(下旬). 2015(09)
[3]淺析初中生厭學現(xiàn)象成因及對策[J]. 張志江. 學周刊. 2015(21)
[4]農(nóng)村中學生厭學的家庭因素調(diào)查、分析及其對策[J]. 孫炳才. 科技資訊. 2015(12)
[5]焦點解決模式在矯治小學生厭學中的價值[J]. 李文權(quán),劉利.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5(03)
[6]教育公平視角下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動態(tài)認定機制淺析[J]. 王林.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4(11)
[7]學生厭學的根源及改善之道——基于威廉·格拉瑟的選擇理論[J]. 張夫偉,蘇春景. 中國特殊教育. 2014(08)
[8]為“活的孩子”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J]. 蘇霍姆林斯基. 基礎(chǔ)教育論壇. 2014(14)
[9]沙盤游戲在精神疾病治療中的療效及應(yīng)用現(xiàn)狀[J]. 劉楊珺,嚴虎,陳晉東. 醫(yī)學綜述. 2014(06)
[10]中學生厭學問題的家庭因素分析[J]. 張霽舒.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 2013(10)
碩士論文
[1]蘇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對幼兒教育的啟示[D]. 郭慧.南京師范大學 2015
[2]中學生思想政治課厭學問題研究[D]. 劉彬.河南大學 2013
[3]基于斯金納強化理論的輔導員激勵機制研究[D]. 張洪杰.西北大學 2012
[4]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大學生箱庭作品特征及干預研究[D]. 王璐.遼寧師范大學 2012
[5]人際交往困難小學生的初始沙盤及臨床診斷意義的探索研究[D]. 劉亞梅.山東師范大學 2011
[6]初中生厭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D]. 喻興波.東北師范大學 2010
[7]初中生厭學原因的分析及矯治對策研究[D]. 蔡桂芬.遼寧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49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31492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