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交往心理分析及交往障礙調(diào)適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交往心理分析及交往障礙調(diào)適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交往 心理分析 障礙 調(diào)適
【摘要】:21世紀是一個交往日趨頻繁的世紀。它要求人才應具有較強的合作精神,良好的交往意識和技能,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當代的大學生是社會建設和發(fā)展的主力軍,他們不僅要有發(fā)達的智力和淵博的知識,還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zhì)。事實證明,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人們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基礎上的。當代的大學生正處在心理走向成熟的階段,難免會將一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因素帶到人際交往中,形成交往障礙。本文針對這一大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以幫助大學生走出交往困惑,建構(gòu)和諧的人際關系。 本文根據(jù)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類型、特點分析了交往的動機。當代的大學生更加追求個性的解放,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并在交往的形式上注入了時代的特征。大學生對人際的認知和自我認知是導致交往障礙的原因之一。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人際交往中,既要正確、全面地了解自己,又要正確、客觀地評價他人,,只有這樣才能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得心應手。此外,大學生的人格(包括氣質(zhì)、性格以及情緒控制能力)也同樣影響著正常的人際交往。心胸豁達,待人熱情、誠懇,能合理地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自然會贏得他人的親近和好感,有利于營造和諧的人際氛圍。本文針對引起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幾種心理因素進行了深入地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調(diào)適辦法。同時為他們設計了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訓練。模擬真實交往情境,使他們在輕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 交往 心理分析 障礙 調(diào)適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B844.2
【目錄】:
- 第1章 緒論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當代人際交往的發(fā)展趨勢11-12
- 1.3 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思想政治教育12-14
- 1.3.1 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人際交往12-13
- 1.3.2 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13
- 1.3.3 消除交往障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14
- 1.4 本文寫作思路及創(chuàng)新之處14-16
- 第2章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及心理分析16-25
- 2.1 人際交往及與心理學的聯(lián)系16-18
- 2.1.1 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16-17
- 2.1.2 人際交往與心理學17-18
- 2.2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類型18-20
- 2.2.1 親子關系18
- 2.2.2 師生關系18-19
- 2.2.3 同學關系19
- 2.2.4 同鄉(xiāng)關系19
- 2.2.5 戀愛關系19-20
- 2.3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特點20-22
- 2.3.1 交往愿望強烈20
- 2.3.2 交往的平等性20-21
- 2.3.3 交往注重感情21
- 2.3.4 交往富于理想性21
- 2.3.5 交往的時代性21-22
- 2.4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動機22-24
- 2.4.1 通過交往獲得精神上的愉悅22
- 2.4.2 展示自我價值,獲得自尊心與自信心22-23
- 2.4.3 在交往中增進對他人和自己的了解23
- 2.4.4 獲得積極經(jīng)驗,為未來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23-24
- 2.5 本章小結(jié)24-25
- 第3章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認知障礙及調(diào)適25-44
- 3.1 社會認知及其分類25-26
- 3.2 大學生人際認知偏差及調(diào)適26-35
- 3.2.1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首因效應26-28
- 3.2.2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近因效應28-29
- 3.2.3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暈輪效應29-31
- 3.2.4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社會刻板印象31-32
- 3.2.5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投射效應32-33
- 3.2.6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經(jīng)驗效應33-34
- 3.2.7 大學生人際認知偏差的調(diào)適34-35
- 3.3 大學生自我認知偏差及矯正35-43
- 3.3.1 大學生自我認知偏差種類36-38
- 3.3.2 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38-40
- 3.3.3 塑造完美自我的方法40-43
- 3.4 本章小結(jié)43-44
- 第4章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人格問題及調(diào)適44-60
- 4.1 人格概述44-45
- 4.2 大學生的氣質(zhì)與人際交往45-48
- 4.2.1 大學生的氣質(zhì)類型45-46
- 4.2.2 大學生氣質(zhì)特點對人際交往的影響46-47
- 4.2.3 正確對待氣質(zhì)47-48
- 4.3 大學生的性格與人際交往48-53
- 4.3.1 性格的分類49-51
- 4.3.2 大學生性格對人際交往的影響51
- 4.3.3 優(yōu)化自我性格51-53
- 4.4 大學生的情緒與人際交往53-59
- 4.4.1 大學生交往的情緒特征53-55
- 4.4.2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不良情緒55-57
- 4.4.3 情緒的自我調(diào)節(jié)57-59
- 4.5 本章小結(jié)59-60
- 第5章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訓練60-68
- 5.1 團體心理訓練是全方位的實踐60-62
- 5.1.1 認知方面的實踐60-61
- 5.1.2 行為方面的實踐61
- 5.1.3 情緒表達方面的實踐61-62
- 5.2 團體心理訓練的理論依據(jù)62-63
- 5.2.1 社會學習理論62-63
- 5.2.2 群體動力學理論63
- 5.2.3 人際溝通理論63
- 5.3 團體心理訓練的技巧和方法63-67
- 5.3.1 優(yōu)化形象訓練63-64
- 5.3.2 接納訓練64-65
- 5.3.3 平等相容訓練65-66
- 5.3.4 通力合作訓練66-67
- 5.4 本章小結(jié)67-68
- 結(jié)論68-69
- 參考文獻69-7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72-73
- 致謝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翠菊;;兒童學習古箏過程中的心理分析與調(diào)適[J];大舞臺;2011年04期
2 張旭,孫立波,孫立君;青少年期挫折心理分析及其調(diào)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年16期
3 張昊;大學畢業(yè)生的心理分析及調(diào)適[J];黑龍江財專學報;1997年06期
4 馮曉艷;;大學生戀愛心理分析與調(diào)適[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5 黃一鳴;王剛;;畢業(yè)生擇業(yè)心理分析及調(diào)適研究[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胡孟蓮;中學生情緒異常的心理分析與調(diào)適[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7 黃玉莉;大學新生的學習心理障礙及調(diào)適[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8 周德秀;;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多因素分析及其運動調(diào)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陳曉妹;;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多因素分析及其運動調(diào)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徐幼萍;;淺談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價值標準的多元化[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樂;;老年患者在接受CT檢查過程中的心理分析及護理[A];全國第五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2 李秀峰;李榮華;;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和護理對策[A];全國第五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王國華;;住院患兒的心理分析及護理[A];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4 牛紅玲;;腦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A];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5 張艾生;;干部退休前的心理分析與應對策略[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吳斌;;夫婦性生活的調(diào)適[A];江蘇省第二次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崔建華;;個體心理輔導中移情與心理依賴的區(qū)別及調(diào)適[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邢金霞;冀洪芳;;燒傷患者的心理分析與護理對策[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9 楊秀榮;;惡性腫瘤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對應措施[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周永福;;差額選舉中的心理分析[A];紀念甘肅省人大設立常委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京生;心理分析的有益探索[N];中國保險報;2000年
2 朱輝斌(作者單位:蘭州鐵三中);淺談心理分析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N];甘肅日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秦興旺 實習生 黎業(yè)芬;用心理分析尋找罪惡的蛛絲馬跡[N];法治快報;2004年
4 徐濤;明知為何故犯[N];人民公安報;2003年
5 容小翔;青少年吸煙的心理分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0年
6 記者 阮仕喜;寧陜開展民警心理健康調(diào)適電話談心22人次[N];人民公安報;2011年
7 守 政;心理分析詮釋連環(huán)殺手犯罪根源[N];大眾科技報;2003年
8 評論家 賀紹俊;以心理分析鑄造的當代“福爾摩斯”[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9 魏強 烏魯木齊支隊;適應期重在抓調(diào)適[N];人民武警報;2011年
10 湖北大學 王義芳;調(diào)適焦慮[N];中國教育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路芳;變遷與調(diào)適[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黃麗;湖南維吾爾族的社會變遷與文化調(diào)適[D];蘭州大學;2008年
3 費顯政;企業(yè)與環(huán)境互動關系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Michael K.Yen;榮格原型心神意象在心理分析中的角色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弘;論帕特里克·懷特小說中的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桑琳;基于消費者心理分析的在線購買者品牌忠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韓洪偉;油畫筆觸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8 羅正副;調(diào)適與演進:無文字民族文化傳承[D];廈門大學;2009年
9 彭紅;醫(yī)患博弈及其溝通調(diào)適[D];中南大學;2008年
10 盧濤;城市核心調(diào)適論[D];重慶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廖丹琴;大學生網(wǎng)絡使用行為和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分析與調(diào)適[D];武漢大學;2005年
2 吳丹;當代大學生交往心理分析及交往障礙調(diào)適[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3 殷燕;黑暗之心與愛之心[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鄭玉虎;譚嗣同心理分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5 蔣琴;鋼琴教學中的心理分析與心理訓練[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黃彥玲;田納西·威廉姆斯及其劇作《玻璃動物園》[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7 肖啟芬;尤金·奧尼爾劇作中的母親形象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8 張義德;顧城的詩及詩學心理分析[D];西南大學;2008年
9 廖欣;心理分析批評對作家作品研究的意義[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10 顧海萍;論《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的心理分析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573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105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