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特網的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G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陽春;余象冰;;關于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1年01期
2 王瑜;王國棉;田宏麗;;面向傳統 背靠網絡——“網絡文學”簡論[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3 姜小納;張桂春;;印度教師的繼續(xù)教育[J];教育;2011年21期
4 林琳;;國外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5 車俊美;;淺析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王和金;;從實際出發(fā) 積極探索初中化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建設[J];常州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9年01期
7 崔鐵寧;郭廣義;;分析因特網的二重性,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8 孫晴霞;;網絡英語的構詞方式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華章;2011年23期
9 孫鶴娟;;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構建區(qū)域協作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新體制”啟動大會上的講話(摘要)[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10 王秋霞;李興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啟發(fā)[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桂楠;于國崗;;因特網發(fā)展的機遇、挑戰(zhàn)與對策——芻議建立企業(yè)級信息管理系統的步驟及其戰(zhàn)略意義[A];2003年“求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向新世紀的廣西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陳澤加;;因特網和科技圖書編輯[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胡沁春;羅文欽;;電子商務中的虛擬專用網技術[A];第十七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暨電子政務安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張懿;;科技期刊與因特網[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5 彭紀南;;因特網引發(fā)的社會問題探要[A];全國首屆“網絡技術與文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王遠征;徐曉東;石莉潔;;建設基于因特網的信息咨詢平臺 促進民營科技企業(yè)可持續(xù)快速發(fā)展[A];優(yōu)秀學術論文選[C];2003年
7 史曉東;彭亦功;;總線系統的網絡化設想[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2007學術年會智能檢測控制技術及儀表裝置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郝瑛;;淺談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問題[A];第二十屆中國(天津)’2006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熊春茹;;電子郵件一期刊編輯出版現代化建設的有效工具[A];學報編輯論叢(第八集)[C];1999年
10 姜林奇;劉曉華;;Internet上的計算機模擬技術[A];第七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文;如何選購因特網電腦[N];大眾科技報;2000年
2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教育局副局長 鄭軍;實施教師繼續(xù)教育督導評估[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通訊員 段斌 方定超 畢朝暉;英山縣加大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力度[N];黃岡日報;2009年
4 通訊員吳江慧、張江華;我州加大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力度[N];博爾塔拉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李玲;安順市積極實施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N];貴州日報;2011年
6 小楊;電話、因特網、無線將合而為一[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7 ;因不堪重負,因特網可能崩潰[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8 ;英醫(yī)院病床鏈接因特網[N];大眾科技報;2002年
9 記者 毛磊;因特網首次全面“開戰(zhàn)”[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10 實習生 賴朝英 記者 林琳;徐曉春率隊檢查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N];自貢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時偉;專業(yè)化視野下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賈丹華;國際因特網發(fā)展中的公共政策選擇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楊榮昌;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潘琰;因特網財務報告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范業(yè)正;中國旅游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龍承念;高動態(tài)異構INTERNET擁塞控制算法研究[D];燕山大學;2004年
7 姬東耀;因特網上信息安全與小額支付協議的設計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8 鞠海亭;網絡環(huán)境下的國際民事訴訟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9 余志洪;寬帶網業(yè)務質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10 蔡宏偉;基于網絡的最小化隨機分組設盲系統[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強;基于因特網的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黃燕華;論因特網對當代中國青年政治社會化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芳;C/S結構MIS系統的設計與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4 廖一帆;社會文化變遷中的語言[D];浙江大學;2006年
5 王健;基于因特網的伺服系統遠程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6 陳亞軍;自相似網絡流量的產生與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7 周凝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洋;當前我國網絡失范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鄭小寧;基于因特網的遠程控制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10 常明;試分析信息霸權對國家主權的影響[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51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75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