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對教師差別行為的認知及情感反應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G4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立榮;管益杰;王奰;;簡單暴露效應的理論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6期
2 王云萍;洪麗芬;;情感及其倫理重要性——從當代西方倫理學對情感的性質的再認識談起[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1期
3 田錄梅;張向葵;;不同認知偏好對大學生情感反應的影響:短期利益和長期代價[J];心理學探新;2009年01期
4 彼得·麥柯米克;岳薇;;情感與虛構[J];齊魯學刊;1987年04期
5 周帆;藝術教育——“通情達理”還是“以情冶情”?[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6 向晉輝,張慶林,趙玉芳;個體間幸災樂禍情感反應的影響因素及其內隱性[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20期
7 白民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反應[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代潘;;多彩人生[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09年Z4期
9 黎萌;;審美情感與認知主義立場——當代分析美學中的情感問題[J];文藝研究;2010年04期
10 張新軍;;文藝虛構情感反應悖論[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逯記選;郝唯學;;不同教學條件下軍校學員思想政治課學習中情感因素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施紅雁;;全身麻醉手術后精神和情感改變的原因及護理對策[A];全國第5屆重癥監(jiān)護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李志飛;;體驗營銷對沖動性購買行為的影響:情感反應視角——基于旅游者的實證[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石林;;報告一:應對風格與工作績效和情感反應[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余駿;岑國楨;;青少年學生的生態(tài)價值觀——心理學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杜衛(wèi);岑國楨;;青少年學生的人權價值觀——心理學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林鐘敏;申愛華;李國強;;大學生對法律事件歸因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謝世平;郭會軍;許前磊;郭玉明;潘萬旗;;愛康膠囊對HIV/AIDS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A];仲景醫(yī)學求真(續(xù)一)——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五屆仲景學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金晶;;談關于鋼琴教學中的聽覺練習[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10 王小棉;;就業(yè)心理輔導的關鍵——有效心態(tài)的培養(yǎng)[A];科學發(fā)展 和諧社會 職教創(chuàng)新——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期咨詢師 北京英泰智心 鐘老師;如何與孩子溝通[N];中國社會報;2008年
2 孟磊;老年人的情感反應與健康[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3 陳國華;品牌傳播情感化:打造珠寶業(yè)的魅力明星[N];中國黃金報;2005年
4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 林濤;如何幫助兒童面對喪失[N];健康報;2007年
5 馬曉年;性嫉妒的產生與解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6 周蕊;“聲品牌”傳播音樂力量不容忽視[N];經理日報;2006年
7 楊若文;“嫦娥探月”報道中的新聞情感信息傳播[N];中華新聞報;2007年
8 李磊;校長,請離學生近一些[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王青耀;淺談美育對大學生成才的意義[N];光明日報;2006年
10 閆亮;最新研究:失戀可能沒有想象的痛苦[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錄梅;自尊的認知加工偏好及其對情感反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沈嘉祺;論道德情感的生成與培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志飛;旅游購物中的沖動購買行為與體驗營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陳瑜;電影懸念的敘事分析[D];上海大學;2009年
5 羅曉光;基于顧客購后行為的顧客滿意度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許丙泉;從快感到美感[D];山東大學;2006年
7 邱林;人格特質影響情感幸福感的機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姚紅;2R,4R-APDC對大鼠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后結構和功能可塑性變化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8年
9 張明星;口碑研究體系構建:口碑傳播意愿及口碑測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10 羅英姿;冗思在青少年抑郁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神經機制[D];中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琨;初中生對教師差別行為的認知及情感反應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2 王鑫;教師差別行為與中學生學業(yè)情緒、學業(yè)成績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楊曉慧;脆弱型高自尊個體的認知加工及其情感反應特點[D];寧波大學;2011年
4 王水珍;懲罰公平判斷及其責任歸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閻巧麗;消費者沖動性購買行為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6 梁海英;雙重代碼理論在外語閱讀過程中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艷艷;雙重代碼理論及其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露丹;初中生學業(yè)自我的特點及其對個體反應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曾鳳英;中國學生英語聽力過程研究—雙重代碼理論視角[D];山東大學;2008年
10 陳效宏;對中學生問題行為責任歸因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77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67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