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觀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23:24
【摘要】: 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實踐活動,,它總是有一定意圖、意愿或期望。教學目的就是對教學活動結果的意圖、意愿或期望。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教學目的觀,因此,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教學目的觀。本文試圖在分析我國和外國歷史上出現的幾種有代表性的教學目的觀之上,探討我國當前應然的教學目的。 本文認為:教學目的應該是以人為重,主要是為了人——受教育者。在此基礎上,也為社會、為經濟,卻不是為了純然的社會目的或經濟目的。教學的理想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體力、智力和心力。是為了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第一部分:我國教學目的觀的綜述 這一部分對我國從古到今的主要教學目的觀進行分析。我國教學目的觀是以社會為重,忽視了個人的發(fā)展,更忽視了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第二部分:國外教學目的觀綜述 這一部分分析了國外主要的教學目的觀。人文主義的教學目的觀偏重于抽象的人性的培養(yǎng)。藐視物質生活,實用主義教學目觀的偏重實用而輕視人的精神生活,國家主義教學目的,偏重個人對國家的服從而忽視了人的個性,科學—人文主義教學觀目的觀是實用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相互融合它是人類教學目的的理想趨勢。 第三部分:對教學目的觀作進一步探討 這一部分對我國當前實然教學目的中的問題作了較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教學目的:為了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作者從三個方面對這一目的進行了闡述:為了使學生更有知識,為了使學生更聰明,為了使學生更有心力。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G424
本文編號:2613834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G424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冠昱;生成性課堂教學目標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138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61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