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體制論文 >

57種中國教育史教材所選入古代教育人物分析——兼論古代教育家群體的形成

發(fā)布時間:2018-05-26 07:56

  本文選題:中國教育史教材 + 古代教育人物 ; 參考:《華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教育科學(xué)版)》2017年04期


【摘要】:1979-2015年間中國大陸地區(qū)出版中國教育史教材57種,共選入古代教育人物91人,按其被選入頻次可分為低頻人物(60人)、中頻人物(14人)、中高頻人物(5人)和高頻人物(12人)。所選入人物的重要性與被收入頻次基本對應(yīng),頻次最高的前5位是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孔子是唯一被所有教材都收入的;所選入人物及其頻次表現(xiàn)出教材編撰者持以儒家思想為主線的教育史觀,以教育貢獻的標(biāo)準(zhǔn)考察和取舍人物,對人物的評價重思想貢獻甚于重實踐貢獻;人物評價被高估和被低估的情況都存在。在20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沈灌群和孟憲承等的著述中,已初步形成中國古代教育史的核心人物群體(約10人);1979年毛禮銳等人的著述完善了核心群體,進而提出一個基本群體(約30人);之后的教材編撰者則繼續(xù)認定核心群體,并完善了基本群體。57種教材所選入人物中有1/3的人物只出現(xiàn)一次,可見選入人物存在隨意性;核心人物群體中儒家人物占絕對多數(shù),可見所選入人物代表的教育價值尚不夠全面和多元。中國教育史教材選入教育人物應(yīng)當(dāng)遵循代表性、專業(yè)性和平衡性等原則。
[Abstract]:From 1979 to 2015, 57 kind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textbooks were published in mainland China, and 91 ancient educational figur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frequency of election,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low frequency figures (60), middle frequency (14) and middle and high frequency (5) and high frequency (12).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lected characters is basical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requency of income, the top five of the highest frequency are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Dong Zhongshu, Zhu Xi, and Confucius is the only one that is received by all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lected characters and their frequency show that the author of the textbook holds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view of the main line of Confucian thought, inspects and chooses the personag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educational contribution,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thought contribution than the practice contribution to the character evaluation. Both overestimation and undervaluation exist. In the works of Shen Guanqun and Meng Xiancheng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core groups of people (about 10 people)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 have been formed, and the works of Mao Lirui and others have perfected the core groups in 1979. Then a basic group (about 30 people) is proposed, and the later textbook writers continue to identify the core group, and improve the basic group. One third of the selected character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the basic group appear only once, so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arbitrary characters in the selected characters. In the core group, the Confucian figure is the absolute majority, so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lected character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pluralistic.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textbook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representativeness, professionalism and balance.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部教育學(xué)系;
【分類號】:G529-4;G35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湛;中國教育史上的輝煌篇章[J];人民教育;2001年02期

2 ;20世紀(jì)關(guān)于中國教育史分期問題的探索[J];武漢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01期

3 陳yN鴻;;中國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蔣黼《中國教育史資料》探微[J];蘭州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2007年05期

4 李忠;韓繼平;;新時期中國教育史教材構(gòu)建之設(shè)想[J];山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5期

5 李麗麗;;《中國教育史》教材的特色及使用簡論[J];中國大學(xué)教學(xué);2011年07期

6 蔡偉華;;中國教育史上的教育創(chuàng)新[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15期

7 胡國華;;關(guān)于《中國教育史》課程建設(shè)高效課堂的構(gòu)想與實踐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01期

8 杜成憲;關(guān)于中國第一部《中國教育史》的幾個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教育科學(xué)版);1996年01期

9 劉立德;中國教育史學(xué)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1997年09期

10 張緯;中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漫談[J];安徽教育;1994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杜成憲;;對“中國教育史”的幾層涵義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辨析[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xué)理論及史學(xué)史研究[C];2009年

2 張量;;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群星燦爛的香港達德學(xué)院述略[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高增德;;應(yīng)當(dāng)確立雷沛鴻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程方平;;對五十年代學(xué)習(xí)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驗的幾點看法——兼談新中國教育史的編寫問題[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任之強;關(guān)永平;;踏過五年“師陶”路 喜看“繼陶”后來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第三、四次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1992年

6 周險峰;周訓(xùn)梅;;士的崛起及其對教育的影響[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鄭丹平;;孔子重“學(xué)”思想述略[A];孔學(xué)研究(第五輯)——云南孔子學(xué)術(shù)研究會第五次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海峽兩岸第三次孔學(xué)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中國教育史上的輝煌篇章[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華東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系教授、系主任 杜成憲 上海行健學(xué)院講師 張愛勤;孟憲承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N];文匯報;2011年

3 趙俊芳;近代中國教育史上的“留洋冷”[N];光明日報;2002年

4 中國人民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校長 劉彭芝;期待中國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易琴;知識傳授與學(xué)術(shù)探究:中國教育史學(xué)科的發(fā)展圖景[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顧月琴;日常生活變遷中的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車如山;先秦時期的社會教育[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1年

2 胡崇芝;《美育》雜志與“五四時期”新美育的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7年

3 柳征;周代教育變化及其對士的影響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9年

,

本文編號:19364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364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749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