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體制論文 >

大學新生應對效能在心理應激與適應間中介作用的追蹤調(diào)查

發(fā)布時間:2018-04-24 05:27

  本文選題:應激 + 心理學; 參考:《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討大學新生應對效能在心理應激與適應之間的中介效應,為大學新生心理應激的應對和適應研究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中國大學生心理應激量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和應對效能量表,對從南通大學隨機抽取的277名大學新生心理應激、適應和應對效能進行評估,同時采用被試者縱向研究設計,每間隔8周測量1次,共施測3次,數(shù)據(jù)分析評估采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結(jié)果追蹤期間,大學新生心理應激、適應狀況的時間效應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4.80,3.13,P值均0.01),應對效能時間效應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09,P0.05);大學新生心理應激水平不斷提升,學期中段時達到峰值并持續(xù)到學期末(P值均0.01);大學新生適應呈"V"型趨勢,首測、中測、后測之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大學新生應對效能3次施測均低于中國大學生常模(t值分別為-11.86,-11.90,-12.26,P值均0.01)。首測、中測、后測心理應激與適應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32,-0.31,-0.32,P值均0.05);應對效能與適應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46,0.41,0.45,P值均0.01);心理應激與應對效能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33,-0.31,-0.33,P值均0.05)。應對效能在心理應激與適應之間起部分中介效應。結(jié)論應對效能在心理應激和適應之間起中介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或抵消心理應激對適應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ping efficacy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daptation of freshme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coping and adaptation of freshmen. Methods 277 freshme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Nantong University to evaluate their psychological stress, adaptation and coping efficacy by using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adaptation scale and the coping efficacy scale. At the same time, the longitudinal study design was used to measure once every 8 weeks and 3 times. The data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a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tim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daptation of freshme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 4.80 / 3.13 P = 0.01g / L, respectively), and the time effect of coping efficacy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freshmen was improved. The peak value reached at the middle of the semester and continued until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and the adaptation of freshmen showed a "V" trend. The difference of posttes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coping efficacy of freshme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norm (-11.86) -11.90 ~ (-1) -12.26 (P = 0.01). In the first test and the middle test,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daptation, r values were -0.32ng-0.31- 0.31- 0.32P,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ping efficacy and adaptation was 0.460.41 ~ 0.45p, and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coping efficacy was -0.33- 0.31- 0.33P respectively. Coping efficacy partly mediates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daptation. Conclusion coping efficacy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dapt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or counterac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adaptation.
【作者單位】: 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江蘇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學院;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分類號】:B84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霜;如何幫助大學新生克服自卑[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劉鳳琴;;大學新生的心理狀況與培養(yǎng)途徑[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3 金春雷;晏超;;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大學新生心態(tài)偏差的研究[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李鳳梅;;淺談大學新生的失落心理[J];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S2期

5 岳糧躍;蔡甲新;;大學新生的心理不適及調(diào)整[J];新世紀論叢;2006年03期

6 秦莉紅;;大學新生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及調(diào)解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7 謝章明;解登峰;;大學新生生態(tài)心理輔導探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年09期

8 惠秋平;齊原;;大學新生的心理不適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9 楊曉陽;;大學新生如何積極面對新的挑戰(zhàn)[J];中國校外教育;2009年10期

10 吳丹;;和諧視域下大學新生適應期特點及教育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胡英君;;大學新生身心困擾的調(diào)查分析及對策[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劉鳳娥;;大學新生適應特點及其對教育的啟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3 胡繼紅;;2000級大學新生學習心理自測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4 徐銀兒;陳毓麒;;140例大學新生癥狀自評量表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郭志平;潘燕;李正中;;大學新生鍛煉行為《階段變化問卷》的檢驗及應用[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潘娜;;2794例大學新生適應性調(diào)查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劉博宇;賈玉梅;;綜合性大學新生個性特征調(diào)查[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趙阿勐;劉宣文;;大學新生的移動電話使用對入學后孤獨感的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正中;吳瑕;郭志平;;大學新生鍛煉行為階段變化特點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杜超;;大學新生負情緒:歸因與對策[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傅北水;大學新生如何度過心理失衡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2 中國礦業(y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項麗娜;大學新生如何適應新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記者 楊翠敏 通訊員 劉巖;順義近八百困難大學新生獲救助[N];北京社區(qū)報;2009年

4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祁立剛;大學新生 心理動蕩性探析[N];光明日報;2012年

5 記者 王暉;16.2%的大學新生有“心病”[N];河南日報;2006年

6 記者 吳巧君;新學期用心準備[N];天津日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孫軍邋通訊員 趙笛;三種心理問題值得關注[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薛娟;我國聾人大學新生學校適應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凌云;大學新生網(wǎng)絡成癮現(xiàn)狀及人格特征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李文珍;旅途隱喻對大學新生學術卷入的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4 汪小凡;大學新生心理類型、校園環(huán)境感知與學校適應的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5 劉娟;農(nóng)業(yè)院校大學新生適應性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6 李洪娟;大學新生自憫、自尊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3年

7 戴小詩;多元文化視野下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大學新生適應性的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8 季麗;支持性團體治療對大學新生焦慮的對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李利薇;大學新生安全感、心境與適應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軍;大學新生應激的相關社會心理因素及統(tǒng)計技術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17953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953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e9d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