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zhuǎn)課堂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本文選題:翻轉(zhuǎn)課堂 切入點:日語教學 出處:《現(xiàn)代交際》2016年2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現(xiàn)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制度日益完善,傳統(tǒng)的日語教學已經(jīng)不符合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實際要求,因此需要將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廣泛應用于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本文針對目前翻轉(zhuǎn)課堂在日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措施和建議,從而提高日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system,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has not met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o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view of the actual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lipping classroom in Japanese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Japanese teaching.
【作者單位】: 大連市第三十一中學;
【分類號】:H36;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舒小沙;應重視對高年級學生日語副詞學習的指導[J];日語知識;2000年06期
2 劉君梅;邊防日語教學的幾點設想[J];武警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丁賢土;日語“可能”的表達方式及其教學難點[J];浙江師大學報;2000年01期
4 陳桂昭;談職高日語教學如何提高學生運用日語的能力[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0年03期
5 湯金樹;日語猜謎[J];日語知識;2001年10期
6 吳英杰;論計算機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年03期
7 羅萍;關于“疼痛”的日語表現(xiàn)形式[J];天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徐一平;中國的日語研究史初探[J];日本學刊;2002年01期
9 牛虹;開放教育中日語教學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2年08期
10 陳震寰;中醫(yī)研究生日語教學的方法思考[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力;;國際化背景下高校日語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張明杰;;關于日語的數(shù)量表現(xiàn)及其教學[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2年
3 王升遠;周慶玲;;中國日語教育史視閾中的張我軍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楊秋香;;“科技日語”教學初探[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5 ;二外日語教學新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4年
6 王向遠;;日本在華實施奴化教育與日語教學的強制推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2)——日本侵華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譚爽;;發(fā)展新興教學手段推進日語教學改革[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關宜平;;漢日同形名詞的意義與用法差異——從“視線”和“視線”的對譯來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江蘇分會大事記[A];日語教學與日本研究——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江蘇分會2012年刊[C];2011年
10 黃榮光;;“浮雕法”教學初探——從大學低年級日語教學談起[A];國際交流學院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金波;發(fā)揚日語特色 打造國際品牌[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唐磊;走近高中日語新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張瀅;增強對日語教學的指導[N];中國教育報;2012年
4 楊杰 金柱;黃土地上走出的日語專家[N];開封日報;2006年
5 尹建忠;市三中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 努力拓寬辦學渠道[N];鄂爾多斯日報;2010年
6 ;打造雙語特色品牌 創(chuàng)辦人民滿意學校[N];大連日報;2010年
7 商報記者 王東;高端教材和辭書前景看好[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8 文冀;世圖北京引進出版日本銷量第一考試書[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9 渤海大學 高峰;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N];山西青年報;2014年
10 吳海濤;教材經(jīng)典 文化津梁[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萬玲華;中日同字詞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波;語言類型學視野下的日漢語序?qū)Ρ妊芯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汪麗影;日語漢字詞及中國學習者習得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王曉華;現(xiàn)代日漢情態(tài)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楚冉;小組合作學習在大學二外日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5年
2 姜洪會;「~こむ」型復合動詞的認知和應用[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馬冰;日語精讀教科書的分析和使用建議[D];渤海大學;2015年
4 韓秀鈺;對日語曖昧的再認識及其教育指導[D];渤海大學;2015年
5 黃男;高職院校日語人才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木村文香(Kimura Avaka);漢語日語高級綜合課教材課文及練習題型對比分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年
7 崔英姬;日中情感表達的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8 劉春艷;日語中漢字詞匯對日本學習者學習漢語的遷移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郭梓君;日語漢字詞與漢語的語音比較[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10 盧情恩;基于影視配音的高職日語實踐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62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56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