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轉型性變革:回歸育人本質(zhì)
本文關鍵詞:學校的轉型性變革:回歸育人本質(zhì)
更多相關文章: 轉型性 中性詞 人的發(fā)展 教育實踐 高中教育 affective 倫理教育 語言智能 thinking 價值判斷
【摘要】:正"教育"不是一個中性詞,而是一個蘊含價值判斷的概念,凡是好的、優(yōu)秀的、正面的東西,才被稱之為"教育";學校如同教育,所以,似乎不提"壞學校"好,但面對種種教育實踐問題,我們心中期盼更好的學校。基于此,我想,如果把題目改了兩個字,變成"人的發(fā)展:好學校?更好的學校?",或者是一個"基于人的發(fā)展的學校轉型性變革"的主題,似乎更有意思。其實,圍繞這個主題,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歷經(jīng)各種復雜的社會條件變化,教育該是重視人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轉型性;中性詞;人的發(fā)展;教育實踐;高中教育;affective;倫理教育;語言智能;thinking;價值判斷;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教育”不是一個中性詞,而是一個蘊含價值判斷的概念,凡是好的、優(yōu)秀的、正面的東西,才被稱之為“教育”;學校如同教育,所以,似乎不提“壞學校”好,但面對種種教育實踐問題,我們心中期盼更好的學校。基于此,我想,如果把題目改了兩個字,變成“人的發(fā)展:好學校?更好的學校?”,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方瀟;;革命話語下的理性思維——董必武法學教育思想芻議[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3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5 韓傳信;;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德育素養(yǎng)提升途徑的探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楊鳳仙;;關于校本教研建設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賈紅蓮;陳振華;;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現(xiàn)代轉化[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方敏;;現(xiàn)代性的歷史進程、內(nèi)涵和實質(zhì)[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胡靖;;馬克思主義視閾中的學校德育觀轉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宋貽強,杜月秋;司法職業(yè)共同體界說[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越存;;現(xiàn)代性倫理危機與西方共同體主義的困境[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2 劉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倫理視角審視[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4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5 龍永干;;蛻變的努力與“革命”的焦慮——魯迅“左聯(lián)”生存論[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秦越存;;解決現(xiàn)代西方倫理危機的實踐哲學進路[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蔣永甫;;現(xiàn)代國家構建中的公共預算——一種財政國家的視角[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彭宗超;李m:;;預算參與:地方預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機及轉換[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jīng)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岳永杰;;論信息化時代下的倫理建設[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劉吉林;權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唐閏杰;實用刑事推定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曉楠;中學生責任意識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8 畢紅軼;新課程視域下的思想品德課生命觀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9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梁小利;企業(yè)社會責任的三維度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政濤;轉型性變革中的“學校中間組織”[J];中小學管理;2005年07期
2 楊小微;轉型性變革中的學校領導[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年04期
3 包心鑒;;當代中國:轉型性社會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性社會管理[J];江漢論壇;2012年12期
4 尹秋云;;從認同概念看轉型性高職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5 李偉平;姜明紅;;在轉型性變革中自我超越——百年名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學的發(fā)展辯證法[J];江蘇教育;2010年11期
6 屠紅偉;王文吉;;培育“變革文化”,引領“轉型性變革”[J];基礎教育;2009年09期
7 劉濱;朱令超;;轉型性文化變遷理論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8 鄔志輝;發(fā)展性評估與普通高中的轉型性變革[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9 金忠明;楊千菊;;論我國基礎教育變革的復雜性和轉型性[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徐青;;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轉型性探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特約記者 穆石;全球化進程中的當代中國轉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市委常委、市旅工委常務副主任 陳初毅;奮發(fā)有為:實現(xiàn)旅游轉型性突破[N];張家界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牛志娟;轉型性變革背景下學校文化的轉型與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839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8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