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自殺事件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及自殺意念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某高校自殺事件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及自殺意念的影響
【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某高校自殺事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殺意念的影響,為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提供理論參考。方法在某高校發(fā)生1例自殺事件后,以自殺事件為中心,按"自殺事件所在班級—自殺事件所在系院—自殺事件所在高校"的擴展順序,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整群抽樣選取21個班級903名學生,對其進行心理健康和自殺意念狀況調(diào)查。結果自殺事件發(fā)生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P值均0.01),同時自殺意念檢出率干預前后有所增加(21.15%,10.74%,χ2=36.51,P0.01)。自殺事件所在班級、所在系院其他班級與所在學校其他系院班級的SCL-90各因子、總分及自殺意念檢出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1),其中自殺事件所在班級的SCL-90各因子、總分及自殺意念檢出率最高,自殺事件所在系院其他班級次之,自殺事件所在學校其他系院班級最低(P值均0.05)。結論高校自殺事件具有"傳染性",高校在自殺事件發(fā)生后應及時采取適當措施予以防范。
【作者單位】: 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自殺 精神衛(wèi)生 學生
【基金】: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1YJC190003)
【分類號】:B844.2;B846
【正文快照】: 在關于自殺的研究中,自殺的“傳染性”是一個受到重視的現(xiàn)象。有不少研究曾介紹過因影視、廣播等媒體報道一些自殺事件,而使社會上自殺或企圖自殺者增加的事實[1-2]。在我國,自殺是15~34歲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3],也是大學生突出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4],預防自殺已成為當前高校心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喬蓉;劉博;馮鐵蕾;;生活事件與大學生自殺意念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3期
2 李雪霓;劉海驊;劉肇瑞;郭琦;黃悅勤;;北京某綜合大學一年級學生自殺意念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麗;;大學生自殺的心理分析及干預策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8期
2 張榮偉;;大學生自殺意念識別的心理學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3 周潔;白麗英;;初三學生生活事件與自尊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11期
4 周凡;徐學俊;;大學生生活事件與適應性問題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8期
5 張明;魏義梅;;師范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殺意念關系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10期
6 盧廣新;劉佚超;王艷郁;孫宏偉;程樂森;;大學生自殺意念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5期
7 藺薇;;淺談高校減少大學生自殺事件的若干處理原則[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5期
8 鳳爾翠;高素琴;陸銘;劉艷青;魏世敏;;醫(yī)學生負性生活事件與心理疾病傾向的相關分析[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11年02期
9 陳用成;王小丹;高允鎖;敦敏;;自殺意念量表的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8期
10 王琪;王麗敏;隋虹;徐娟;王小雪;趙振軍;;醫(yī)學新生潛在心理危機與心理痛苦水平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秦麗麗;;隱藏的傷疤——青少年自傷行為的心理分析及對策[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梁瑛楠;大學生自殺意念的影響因素與干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曉靜;自殺意念高中生的社會信息解釋偏向[D];河南大學;2011年
2 張文悅;大學生群體抑郁分布及早期干預有效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張曉峰;初中生負性生活事件及其對自尊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馬元廣;大學生生活事件、解釋風格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濟南大學;2010年
5 杜娟;傳媒對大學生內(nèi)隱自殺態(tài)度的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潘可欣(Angela Ho-Yan Poon);北京農(nóng)民工抑郁狀態(tài)影響因素與生存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7 胡燕;中學生生活事件多維評定問卷的編制及應用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李茵;吉林省某高校大學生生活事件與人格的相關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9 代欽;漢、蒙兩族大學生生活事件、心理資本及其與心理健康關系的比較[D];西北大學;2014年
10 汪芹;抑郁癥患者自殺意念的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國超,許小頻,聶少萍;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因病休退學及死亡原因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2年01期
2 倪有娣,樓美麗;大學生生活事件及應對方式的研究[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2期
3 胡利人,丁元林;醫(yī)學生自殺意念發(fā)生率與相關危險行為的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5年01期
4 周忠琴;姜潮;;大學生自殺意念影響因素研究概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5期
5 費立鵬;;自殺現(xiàn)象與預防[J];科技潮;1999年07期
6 于情,王禮桂,黃艷;大學生自殺意念的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年03期
7 鐘向陽,曾璇,楊利江,韓云金;大學新生自殺意念與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J];中國校醫(yī);2003年03期
8 張月娟,閻克樂,王進禮;生活事件、負性自動思維及應對方式影響大學生抑郁的路徑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1期
9 周成宜,容秀瑞,吳淑華;中山醫(yī)科大學大學生死因分析及預防對策探討[J];新醫(yī)學;1997年S1期
10 高宏生 ,曲成毅 ,苗茂華;通徑分析在大學生自殺意念影響因素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睿;余歌;師馳;;大學生自殺事件及其生命教育反思——以西安6所211大學學生調(diào)查為例[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常玲,劉紅軍,孫偉娜;對6起自殺事件的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2年06期
3 董佳琦;;從研究生自殺現(xiàn)象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J];南方論刊;2007年07期
4 吳燕端;;淺析大學生自殺事件的預防和干預策略的尚存問題[J];梧州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5 甘鄭浩;;生命的代價——中小學生自殺事件給我們帶來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4年09期
6 曾莉;胡德英;劉義蘭;張香蘭;田敏;肖菲;;經(jīng)歷患者自殺事件護士的心理干預[J];護理學雜志;2014年15期
7 楊敏毅;;落淚是金——貧困學生的心理故事[J];科學24小時;2008年04期
8 ;自傷自殺事件的應急預案[J];班主任之友(中學版);2013年Z2期
9 谷雨生;一起自殺事件的啟示[J];心理世界;1998年06期
10 步德勝;李勇;馬驥;;大學生連續(xù)自殺事件給高校教育者的警示[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羅衛(wèi)光;朱晶;;心理危機事件報道的視角探析——以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報道為例[A];2011年度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1年
2 朱自立;單雯;許燕;傅麗;;大學生對待不同報道對象自殺事件的態(tài)度差異探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邢邦志;;大學生自殺的成因及其給我們的工作警示——來自4起大學生自殺事件的調(diào)研報告[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4 劉長林;;運動激憤式自殺行動社會意義的賦予——以“五四”運動中的自殺事件為例[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6年
5 余梅芳;;對敬老院5起自殺事件的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薛穎;全球自殺事件逐年增多[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2 婁國標;從一起少女自殺事件說起[N];工人日報;2003年
3 劉帆;職場壓力勿輕視[N];人民日報;2008年
4 范建;從政府失語看被遺忘的“新聞執(zhí)政”[N];科技日報;2010年
5 壽沅君;正確報道自殺事件的重要性[N];中華新聞報;2006年
6 曾革楠;如何報道自殺新聞事件[N];中華新聞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李光明;老人患病自殺事件多發(fā)潛藏諸多原因[N];法制日報;2013年
8 李眉;命案模仿背后的精神危機[N];中國審計報;2010年
9 張永琪;做法事,莫如善待員工[N];工人日報;2010年
10 本報特約記者 楊昆;冷靜看待富士康“12連跳”[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解麗達;富士康跳樓事件報道中的媒體責任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2 初曉曉;自殺事件報道的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思瀅;社會轉型時期高校學生自殺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830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8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