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的核心理念、價值及實踐反思——基于網絡學習的視角
本文關鍵詞:MOOC的核心理念、價值及實踐反思——基于網絡學習的視角
更多相關文章: MOOC 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 網絡學習特性 教育變革
【摘要】:MOOC的本質屬性是在線課程或者說是網絡課程。作為大學的教學改革,關注MOOC的網絡學習特性才是MOOC真正的教學價值所在。準確把握MOOC的理念和價值必須深刻理解信息技術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的教與學,必須深刻理解信息技術如何深刻地變革著傳統(tǒng)教育。陜西師范大學以MOOC浪潮為契機,加快推進學校本科教學信息化建設,旨在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創(chuàng)新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在促進傳統(tǒng)教育的轉型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遠程教育學院;陜西師范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基礎教育資源部;陜西師范大學教育資源部;
【關鍵詞】: MOOC 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 網絡學習特性 教育變革
【基金】:陜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項目“基于信息化的教學變革及其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 陜西省2013-2014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基于MOOC的網絡教學模式研究”(2013J03)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作為基于信息技術背景的MOOC,自產生以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引發(fā)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和重視,MOOC到底是什么?如何準確把握MOOC的核心理念和價值?MOOC到底為我們開放了什么?如何構建大學自己的實踐模式?在人們熱情擁抱MOOC的同時,需要我們理性應對。一、MOOC熱中的冷思考1.認識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李青;王濤;;MOOC: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高文杰;;面向MOOC的高職教育機遇與路徑研究[J];成人教育;2014年07期
2 溫玉婷;;中國高!皳肀А薄癕OOCs”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電子教育;2014年02期
3 翟蓉;楊倩;;國家圖書館“每日課堂”服務模式及發(fā)展策略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年04期
4 邵辰;童欣;;展望MOOCs時代的聾人高等教育[J];成人教育;2014年10期
5 張玲麗;;關于高職專業(yè)基礎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思考[J];輕工科技;2014年10期
6 趙磊磊;趙可云;徐進;;基于量化分析的我國慕課研究綜述[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7 朱振;;慕課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課程教學模式的啟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8 魏麒;方國娟;涂黎暉;王聚豐;;MOOC平臺和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以非重點本科院校公共數(shù)學課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13期
9 楊科;李永;;對高校網絡通識課程建設的思考——以中南民族大學為例[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年09期
10 王海斌;;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共享課程建設探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崔海亭;;MOOCS背景下三人制籃球教學微課程設計研究[A];2014全國體育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任海龍;社交網絡知識共享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解春柳;面向過程管理的創(chuàng)新項目開放式在線教育平臺設計及應用[D];山東大學;2014年
3 高琳;基于視頻資源的個人學習環(huán)境設計與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4 劉君;支持協(xié)作與自主學習的個人學習環(huán)境的框架與實現(xiàn)[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唐孫茹;MOOC學習者學習現(xiàn)狀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王佑鎂;祝智庭;;從聯(lián)結主義到聯(lián)通主義:學習理論的新取向[J];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夏惠賢;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0年06期
2 肖龍海;課堂協(xié)商的一種方法[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0年06期
3 顧錫平;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J];教育評論;2001年06期
4 朱琳;學習化社區(qū)的構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年10期
5 柳棟,王天蓉,汪佳敏,陸愛民,張來春;網上研究性學習中的教師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6 李奇;談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J];遠程教育雜志;2004年01期
7 李紅波,張雪怡;《心理衛(wèi)生》網絡學習社區(qū)的重建[J];高教論壇;2004年02期
8 張麗艷,孫邵立;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張勇;學習資源[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10 郝貴生;對“學習”本質的哲學思考[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盧智敏;;論基于網絡的校際協(xié)作學習[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之我見[A];中國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年
4 何煒虎;;淺談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5 吳桂仙;;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角色觀[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6 王傳蓮;;《小學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學習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7 羅蓮;;淺談班主任如何營造班級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8 王開良;耿瓊華;;淺談數(shù)學“生本”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9 車桂玲;;淺談英語學習中獨立性學習方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張應國;;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變化及幾點思考[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春(作者單位:廣西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做學習型公民 不斷提升人的素質[N];廣西日報;2003年
2 啟東市紫薇小學 楊森森;在探究中學習 在學習中探究[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3 無錫市東亭中學 周小偉;課題學習——為數(shù)學教學插上創(chuàng)新的翅膀[N];江蘇法制報;2007年
4 許建華;學習流引擎 教育服務競風流[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李亞杰;學習: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N];光明日報;2007年
6 馮志陽;用管理手段應對學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7 永安市曹遠學區(qū) 廖應蓮;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N];三明日報;2008年
8 巢湖日報社黨組書記 總編輯 楊睿;談學習與思考[N];巢湖日報;2008年
9 陳貞彬;泰山鋁業(yè)黨總支讓理論中心組學習“活”起來[N];中華新聞報;2008年
10 張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N];萊蕪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南昌;學習科學視域中的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薛晶晶;美國和泰國學習者漢語普通話陽平與上聲習得的實驗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3 劉玉靜;合作學習的倫理審思[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姚德明;終身學習與組織學習和組織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崔國富;學習型社會建設與教育的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永鋒;從“建構性學習”到“學生有效參與”[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弋文武;農村教師學習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朱敏;國外終身學習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金慧;學習支持問題庫的設計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孫傳遠;教師學習:期望與現(xiàn)實[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曉倩;教師職后研究性學習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安平;基于3G的移動學習在野外實習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艷;基于網絡學習方式分析的學習網站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東;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探索[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袁紅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學習[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嚴加平;學習風格的理論與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玉文;論“研究性學習”理念[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8 楊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學習資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9 程薇;知識生成視角下的工作場所學習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2年
10 林艷;網絡課程中學習資源的生態(tài)化設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894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8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