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景觀的建構與教育輿論的形成
本文關鍵詞:教育景觀的建構與教育輿論的形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育輿論是依附在教育景觀中廣泛傳播的,教育部門只有深入把握教育景觀的建構規(guī)律和教育輿論的形成規(guī)律,才能正確處理各類復雜的教育公共事件,為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注入理性的正能量。轉型期社會環(huán)境下,教育景觀和教育輿論呈現(xiàn)以下特征:熱點事件是教育景觀的源頭,是社會輿論的觸發(fā)器;網絡是教育景觀建構的主要空間,輿論領袖在分享景觀主導權;教育景觀成為社會公眾消費的對象,情緒型輿論成為景觀的重心;教育進入綜合型景觀主導時代,教育輿論在媒介互動中獲得巨大能量。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關鍵詞】: 熱點教育事件 教育突發(fā)事件 教育輿論 教育景觀 教育改革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2JZD046)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重點課題(B-a/2013/01/036)
【分類號】:G40-05
【正文快照】: 1(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蘇南京210097)熱點事件、突發(fā)事件是“媒體景觀”的原材料,它既是社會輿論的認知基礎,也是社會輿論依附的載體。隨著改革初期體制紅利逐漸枯竭,公眾參與教育改革的熱情增加,教育領域的矛盾和爭端日漸增多!案鞣N教育意見、觀點的摩擦和對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馬云;;教育輿情場域中的校長輿情領導力建構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13期
2 杜駿飛;;如何運用新媒體做好教育新聞宣傳及教育輿情監(jiān)測[J];江蘇教育宣傳;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德寧;;日常生活如何審美化?——由鮑德里亞的“超美學”看“日常生活審美化”之爭[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黃吉宏;李興華;;景德鎮(zhèn)陶藝在鄱陽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都市景觀”規(guī)劃中的品牌效應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3 王瑾;議程設置與新聞策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識體制再生產——以最高法院規(guī)制經濟的司法過程為例[J];北大法律評論;2004年00期
5 黃石;杜慶春;;反對電影,還是被烈火吞噬——思想或抽象寫作在居伊·德波作品中的影像呈現(xiàn)[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周瀟瀟;;國際化:以民族志書寫的名義——20世紀90年代以來丹麥電影的主題突破[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龐弘;;分裂的快感與殘破的浪漫——當代韓半島電影中的時間形象[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8 徐培卿;;從媒介文本看當代消費社會——兼評《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植入式廣告[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9 劉力永;;景觀社會:媒介時代的一種批判話語[J];北方論叢;2006年06期
10 榮鑫;;消費社會情境中的技術與統(tǒng)治——大眾媒介的興起及其意識形態(tài)效用[J];北方論叢;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冰瑩;;作為仿像的卡通與作為卡通的藝術[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2011年)[C];2012年
2 奚瑕瓊;;政府應對流言的危機傳播—以哈爾濱停水事件為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3 陳靜靜;;大眾傳媒中的文化沖突建構——“100%安全套項目”報道的個案分析[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4 吳飛;;試論媒介與政治權力的共生關系[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5 肖云帆;;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民主與媒介素養(yǎng)——基于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組媒介觀與方法論的思考[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6 范欣;;“現(xiàn)實域”還是“烏托邦”——媒體奇觀(化)作為一個生態(tài)學的問題[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李洋;;民主實驗和新聞改革——美國公共新聞事業(yè)思想評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楊子;;身體、空間與認同——梅蘭芳訪美演出的價值向度與現(xiàn)實啟示[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駱正林;;領導干部的媒體素養(yǎng)與突發(fā)性事件的處理[A];新聞傳媒與社會發(fā)展論壇·2007——中國新聞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論文集[C];2007年
10 黃曉紅;;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公正原則[A];新聞傳媒與社會發(fā)展論壇·2007——中國新聞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4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董素青;消費電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明達;多樣性與有限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丁可;藝舟雙輯:理性與直覺[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9 胡慧華;符號化:當代消費社會批判的一個維度[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偉斌;后現(xiàn)代視覺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陳曉娟;基于“事實與價值”二分法的政府危機公關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曉媚;中美媒體對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經濟角色的建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歐陽小婷;企業(yè)危機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何承超;論視覺文化語境下的景觀電影[D];湘潭大學;2010年
6 吳義輝;網絡新聞發(fā)言人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李亞濤;論突發(fā)事件中政府對輿論的引導[D];西北大學;2010年
8 劉華;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過程輿論引導中的政府媒體公眾三方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9 倪磊;符號化消費語境下的影像廣告語言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10 付桂禎;微博對網絡輿論的生成與影響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永賢;;校長眼中的學校危機管理——關于中小學危機管理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中小學管理;2006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蔣建華;[N];中國教育報;2005年
本文關鍵詞:教育景觀的建構與教育輿論的形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7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6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