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寓德于教的手段和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停留在一時一地,也不是我們體育教師通過幾節(jié)體育課能解決的,而是要通過學習、生活、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不斷深化的教育,才能逐步收到成效。誠然,體育教學中德育工作的程序化,并非是獨立而成,而是相輔相成的,要通過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多元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經(jīng)常地接近了解學生,結合體育教學特點,對癥下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把握兩個特點
(一)教材特點學校體育教材分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部分的教材都有鮮明的思想性,如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樹立為祖國建設鍛煉好身體的思想,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為社會做貢獻結合起來。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可以啟發(fā)學生敢于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堅持鍛煉,提高身體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因此,體育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師有目的向?qū)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體育教材的實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屬于體育運動技術,每個技術動作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跳躍項目、各種器械體操,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籃球、排球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維護集體利益, 自覺遵紀守法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zhì):練習中長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體育課是以身體鍛煉為基本手段,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運動技能形成是通過身體練習形成的。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容易表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中,教師要根據(jù)體育項目的內(nèi)容特點,對學生思想、行為上 現(xiàn)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為振興中華鍛煉身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
(二)環(huán)境特點體育課一般在操場上進行,具有活動空間大, 擾動因素與突發(fā)事件多, 學生容易顯露出自己的個性心理和行動特征,這為教師提供一個有利的實施教育的機會和條件,教師要根據(jù)學生顯露出的個性和行為特征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在課的全過程,保證課的正常進行。
二、有機結合的途徑
(一)結合教學內(nèi)容本身進行教育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度進行課程設計時,應同步研究思想教育的方法與實施,認真安排思想教育在各個部分的運用。如開始部分采取隊列練習,隊列和體操隊形不僅是對學生身體姿勢和空間知覺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是一項嚴格的集體活動,它要求學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協(xié)調(diào)的動作,從而培養(yǎng)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集體主義精神,發(fā)展反應速度、動作準確和協(xié)調(diào)一致的應變能力。特別是學校每天的廣播操入場和退場,已經(jīng)成為學校的一大亮點。
課堂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的目標要求和注意事項,準備部分可采用集體性游戲練習項目;基本部分合理地選擇教材和運用恰當?shù)慕M織教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體操項目的跳馬或跳箱教學,學生容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導,鼓勵學生樹立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并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打消學生的思想顧慮,順利完成動作;進行田徑長跑教學時,針對教材比較枯燥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自覺鍛煉自己,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的評價方法;值日生歸還體育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yǎng)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zhì)。這樣,將思想教育同體育教學中的組織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效果
(二)結合學生表現(xiàn),依靠集體力量進行教育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特別是在活動中,學生的各種思想都能充分表現(xiàn)出來,教師應仔細觀察,不管是好表現(xiàn)、還是錯誤的傾向, 都要因勢利導,利用良好的班集體幫助學生抵制不良傾向, 如在球類教學比賽中, 當學生出現(xiàn)個人英雄主義和急躁情緒時, 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懂得比賽取勝的關鍵是靠集體力量,靠互相之間的密切配合,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協(xié)作精神,課堂上教師要以身作則,既要嚴格要求,又要耐心說服。堅持正確教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依靠班集體的力量,及時教育引導,維護正氣,抵制歪風,使學生樹立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切實做到育人工作。
三、運用六種方法
(一)情感法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由于體育運動及教育教學的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有著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產(chǎn)生各式各樣的情感,特別是教育者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對學生情感可能產(chǎn)生影響,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他們。如對于課中的各種練習活動,教師的積極參與就是一種無形的情感交流。
教師對個別差生加強保護與幫助,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對他們點滴進步及時鼓勵表揚,使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因此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語言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聯(lián)系實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引導學生學習。例如上長跑課時,我們可以在開始部分用幾分鐘的時間講解長跑的意義、作用,以及對身體鍛煉的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告訴學生練長跑會碰到的困難以及科學訓練的方法。讓學生懂得只有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戰(zhàn)勝困難,才能達到增強體質(zhì)和培養(yǎng)意志品質(zhì)的目的。對于800米長跑,學生往往跑600米就堅持不下去, 這時候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 引導學生加深呼吸, 突破極限,這樣引導性地理性教育能促使學生大腦積極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批評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適時的批評方式對學生的不良思想行為和違反課堂紀律的現(xiàn)象進行適當?shù)呐u,教育學生改正錯誤行為,糾正不良傾向,這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但批評一定要注意方法。形式要靈活,語言要文明,要注意分寸,用教師對學生的愛心感動學生,批評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上課鈴響后,如果學生還在熱烈地談論其他的事情,隊形混亂,教師不要馬上開始上課,也不要指責學生,而是先靜默片刻,眼睛盯住講話大聲的學生,當學生察覺老師有些異常后,就會不自覺地停下來,雖然這是無聲的批評,但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四)勉勵法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的良好思想行為和拼搏精神,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做出好評,樹立正氣,鼓勵學生發(fā)奮向上,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在傳授新技術時,如果學生完成練習或動作比較協(xié)調(diào)自如,教師可用熱情、贊許的目光給予肯定,對那些身體素質(zhì)較差、運動技術水平低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進步,教師若用表揚的目光加以肯定,他們就可能因此而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成績。
(五)競賽法對現(xiàn)行的那些單調(diào)、枯燥、重復的教材進行適當改編,使之體現(xiàn)競爭性,容易引起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如上短跑項目的課我們可以安排追逐跑游戲、或接力形式進行,由于青少年要求進步、好奇心強,凡是有目的、有組織的競賽,必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
(六)榜樣法體育教學一般采取分組方式進行教學和練習。教師不可能固定對某一組指導,因此,發(fā)揮體育委員、體育骨干的積極性是很重要。教師對善于負責,體育技能比較好的同學在分組時由他們擔任小組長,教會保護方法,使這部分學生能起到“小老師”作用,幫助示范、指導、保護,通過他們的行為去教育、影響其他同學,培養(yǎng)他們意志, 形成優(yōu)良品質(zhì)和行為都有特殊的作用。
總之,體育的思想教育必須結合教學實踐,在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影響和培養(yǎng),不能脫離實際,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地講一些空泛的道理。體育教師應該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好每一個學生,筆耕論文新浪博客,使體育課真正成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一個組成環(huán)節(jié)。
本文編號:46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