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班級集體效能、考試焦慮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8 17:47
【摘要】:班杜拉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為促進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提供了新思路,大量的研究證實,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 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個體效能方面,忽視了集體行為的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又提出了集體效能的概念。此后的十幾年里,班杜拉對集體效能概念進行了系統(tǒng)地理論整合和闡釋,進一步擴展了其自我效能理論的內涵。目前國內學術界對集體效能僅有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師集體效能對學業(yè)成績、教師壓力的影響,以及集體效能對運動員的團隊成績的影響。而學生班級集體效能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及其與考試焦慮關系研究甚少。 學生集體效能是學生對其所在班級的學生整體學習能力方面的信念知覺。學生集體效能是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反復成敗體驗,逐漸形成的一種信念。這種信念是根植于學生價值體系之中的,是集認知、情感體驗、意志、行為于一體的綜合體,不是一時的感覺,是持久的和相對穩(wěn)定的,具有巨大的作用力。學生班級集體的形成過程,也是班級集體效能的形成過程,班級集體效能是班級集體建設到一定程度的升華,班級集體效能是班級的主觀精神力量,決定著班級集體的努力程度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學生集體效能的研究需要全面展開,如影響學生集體效能的因素是哪些,學生集體效能到底對考試焦慮有多大影響,學生集體效能與班級成績存在著多大的相關,對學業(yè)成績的預測力多大等,這些問題的研究會給減輕過度的考試焦慮和提高學業(yè)成績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依據(jù)。 為了達到本研究的目的,我們在日照市隨機選擇部分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兩類學校,普通高中3所11個班級,重點高中3所32個班級,以兩類學校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fā)訪問卷2600份。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測查工具包括學生集體效能感量表、學生考試焦慮量表、6所學校期中統(tǒng)考試卷。采用集中施測的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635.1;B844.2
本文編號:2733286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635.1;B844.2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洪幼娟;;學習焦慮與成敗歸因傾向關系的研究[J];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程黎;胡永濤;毛莉麗;;10~12歲學業(yè)優(yōu)秀與學業(yè)不良高智商兒童非智力因素的比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小敏;高三學生高考前考試焦慮的質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33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3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