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化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system engineering. At the macro level, it involv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ampus life and social services, etc. At the micro level, it covers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eaching resources of school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system and so on. The six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re industry potential competition, leadership, capital investment and allocation, policy system, information talent team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Change management mod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establish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all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new teaching concept,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utilize campus big data, tap its potential value, etc.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南昌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
【基金】: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面向校內網(wǎng)絡輔助教學服務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XJG-09-1-1)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陸偉鋒,李沛武,戚務念;用系統(tǒng)科學指導專業(yè)教學改革[J];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12期
2 柯清超;;大數(shù)據(jù)與智慧教育[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年24期
3 何克抗;;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1期
4 余勝泉;;推進技術與教育的雙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年05期
5 梁林梅;唐卉;洪巖;;論信息技術對高等教育變革和發(fā)展的促進作用[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年12期
6 焦建利;賈義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觀政策與戰(zhàn)略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年01期
7 楊宗凱;吳砥;;教育信息化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建設問題[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平紅;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測評與發(fā)展預測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斌;朱守業(yè);劉苗苗;;電子書包發(fā)展中相關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祝智庭;;教育技術前瞻研究報道[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3 王維;;對我國教育技術學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幾個問題的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張艷;閉海;;基于現(xiàn)有Internet環(huán)境下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的探討[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郁曉華;祝智庭;;電子書包作為云端個人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6 田阡;;基于項目的信息技術與人類學課程整合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7 顧秉鈺;;云計算之于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xiàn)代化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2年24期
8 張文川;;淺析校園Web的安全威脅與防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年05期
9 韋亞君;;淺談語文移動教學的發(fā)展歷程與理論基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年06期
10 肖章柯;楊鵬;馮愛秋;;運用網(wǎng)絡輔助教學 促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Z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淑娟;學習資源使用控制及版權認定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新趨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佳;基于優(yōu)質課例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杜永剛;面向服務的教育資源平臺的研究與開發(fā)[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3 趙煒軍;廣州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需求分析及改進培訓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4 孫幸成;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問題分析及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曾博;基于績效的混合學習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6 霍亞麗;信息技術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7 王春麗;TPACK視域下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8 曹樂煬;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型學習課堂建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孔超;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10 呂德福;四川地震災區(qū)學校信息化的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飛;;用結構方程模型建構指標體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趙國棟;關于中國、美國和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CCS研究項目介紹[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王佑鎂;;全球數(shù)字化學習準備度排名報告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陳麗;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5期
5 余勝泉;陳莉;;構建和諧“信息生態(tài)” 突圍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5期
6 朱永海;張新明;;論教育信息系統(tǒng)的演進——兼論教育信息生態(tài)的形成[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7期
7 王龍;;地平線研究報告及其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07期
8 李克東;數(shù)字化學習(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9 李克東;數(shù)字化學習(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10 南國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和實際問題(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N];中國教育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趙富強;基于PLS路徑模型的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孫繼紅;我國區(qū)域教育發(fā)展狀況評價的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 何偉;中國工業(yè)行業(yè)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差異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方維慰;區(qū)域信息化的空間差異與發(fā)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6 陳詩波;循環(huán)農業(yè)主體行為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7 閻小妍;基于胃腸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數(shù)據(jù)的結構方程建模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8 謝忠新;學校信息化應用評估模型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趙鎮(zhèn);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資源配置評價及優(yōu)化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賈英;江蘇省義務教育投資差異的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濤;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判模型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3 石峰;重慶市民族地區(qū)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張小靜;函數(shù)系數(shù)自回歸模型在水文預報中的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5 付丹;高新技術企業(yè)集群發(fā)展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評估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李小燕;基于灰色理論的電力負荷預測[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范巍;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評價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婧;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實現(xiàn)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關鍵[J];江蘇高教;2004年04期
2 趙書民;機遇與挑戰(zhàn):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2年06期
3 方莊;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成就斐然[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7期
4 呂旭佳;吳文濤;張新明;;從核心期刊論文的元分析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小學電教;2010年10期
5 李普濤;;高等教育需要信息化——《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問題研究》評介[J];紅旗文稿;2005年02期
6 鄭文發(fā);高等教育信息化對教學管理改革的影響[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4期
7 傅霖;;國際高等教育信息化個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2年08期
8 劉軍躍,徐剛,黃偉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9 馮淑娟,呂何新;高等教育信息化對教師的新要求[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李波;;網(wǎng)絡教育資源與高等教育信息化[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吳啟迪;;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與展望[A];05'中國自動化產(chǎn)業(yè)高峰會議暨中國企業(yè)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段寶霞;;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資利用效率問題探討[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錢旭鴦;;關于我校教育信息化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2005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簡介[A];第五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王龍;;公安大學網(wǎng)絡輔助教學的初步探討[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白紅武;;淺談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策略[A];向數(shù)字化轉型的圖書館工作[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鄭州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蔣篤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N];光明日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儲東華;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N];云南日報;2004年
3 賽迪顧問行業(yè)研究中心咨詢師 鄭平;學習2.0[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楊兆清;沒有圍墻的大學[N];經(jīng)濟觀察報;2005年
5 ;快增長 高普及 新嘗試[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豐捷;改革之年凝聚教育希望[N];光明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劉金霞;資本躁動不休 E-learning時代從天而降?[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8 記者 趙雪;專家呼吁高校評價標準不應停留在資源本身[N];科技日報;2010年
9 宋曉夢;遠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發(fā)揮重大作用[N];光明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宋曉夢;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三個課題[N];光明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平紅;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測評與發(fā)展預測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Naidanjav Gerelmaa;蒙古、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孫中義;高等教育信息化用戶滿意度主成分分析與評價[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陳蓓蕾;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評估模型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曹燦;醫(yī)學院校信息化水平評價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玉磊;高校校園網(wǎng)管理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6 鐘偉來;基于目標貢獻度的高校信息化規(guī)劃測評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7 孫勇;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改革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8 王婷婷;我國高校信息化機制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9 辛蔚峰;彌合裂痕[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夏季;高校信息化風險管理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31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3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