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本文關鍵詞:東港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東港地區(qū)中小學教師信息化發(fā)展的模式與實踐研究。我們在教師信息技術培訓過程中,針對不同對象制定相應的培訓目標,把各層次培訓對象實際需要作為培訓工作中的側重點,形成了東港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基本模式。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成果中,主要用事例證明了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課程整合有機結合,與課程改革同步,最后我們也找出了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東港市教師信息培訓框架的設想。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 信息技術 培訓 探索 實踐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434;G635.1
【目錄】:
- 中文摘要10
- Summary10-11
- 第一章 引言11-13
- 一、問題的提出11
- 二、理論依據(jù)11-12
- (一) “四大支柱”教育理論11
- (二) 指導教學理論11-12
- (三) 建構主義理論12
- 三、研究的意義12
- (一) 理論意義12
- (二) 實踐意義12
- 四、研究基本思路12-13
- 五、研究方法13
- (一) 文獻法13
- (二) 調查法13
- 第二章 國內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13-15
- 一、國外研究狀況13-14
- 二、國內研究進展14-15
- 第三章 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促進教師專業(yè)化不斷發(fā)展15-17
- 一、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yè)知識的影響15
- 二、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影響15-17
- (一) 信息技術提供了多形式的教師培養(yǎng)16
- (二) 信息技術為教師終身學習提供保障16
- (三)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開展教育科研16
- (四) 信息技術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16-17
- 三、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yè)情志的影響17
- 第四章 東港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模式及工作實踐17-23
- 一、基本情況及工作任務17-18
- 二、從實際出發(fā),制訂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五年規(guī)劃18
- (一) 培訓內容18
- (二) 培訓考核18
- 三、構建多元培訓模式,探索縣級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新途徑18-23
- (一) 校長培訓模式18-19
- 1. 行政支持18-19
- 2. 短小精悍19
- 3. 目標明確19
- 4. 淡化技術19
- 5. 結合工作19
- 6. 逐一考核19
- (二) 學科教研員培訓模式19-21
- 1. 技術學習與業(yè)務學習相結合20
- 2. 技術培訓與理論學習相結合20
- 3. 技術引領與自我培訓相結合20
- 4. 技術培訓與資源建設相結合20
- 5. 技術提高與教學研究相結合20-21
- (三) 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式21-22
- 1. 以技術培訓為突破口21
- (1) 采用菜單式自由選擇培訓內容21
- (2) 任務驅動,充分調動學習主動性21
- 2. 以教學業(yè)務培訓為核心21
- 3. 以實踐鍛煉為載體21-22
- (1) 采用項目管理的思路,自主開發(fā)網站21-22
- (2) 發(fā)揮輻射作用,組織校本培訓22
- (四) 非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培訓模式22-23
- 1. 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設備的使用為起點22
- 2. 以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為切入點22
- 3. 以學科研修為培訓的主戰(zhàn)場22-23
- 第五章 東港市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課程整合23-26
- 一、什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23-24
- 二、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24-26
- (一) 化抽象為直觀24
- (二) 動態(tài)模擬,彌補時空局限24
- (三) 虛擬實驗室24-25
- (四) 豐富擴充課程資源25
- (五) 專題教學網站25
- (六) 促進探究式學習25-26
- 三、整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6
- (一) 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課程之間的關系26
- (二) 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功能26
- (三) 重視教師有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培訓26
- (四) 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不要過分依賴網絡資源而忽視其它教學資源26
- (五) 加強教學資源的建設26
- 第六章 東港市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課程改革同步26-30
- 一、計算機輔助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26-28
- (一) 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增強學生的認知體驗27
- (二)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起情感共鳴27-28
- (三) 寓教于樂,記憶深刻28
-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28-30
- (一) 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進行有效的個體疏導28-29
- (二) 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進行情景誘導29
- (三) 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進行操作輔導29
- (四) 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指導29
- (五) 強化教師自身素質29-30
- 第七章 東港市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30-31
- 一、對教師信息技能內容理解的不一致30
- 二、重技術、輕理念30
- 三、重學習、輕應用30-31
- 四、重培訓、輕科研31
- 五、重眼前,輕規(guī)劃31
- 六、培訓運作方式過于整齊劃一31
- 七、培訓課程需要及時更新31
- 第八章 完善東港市教師信息培訓框架的設想31-33
- 一、結合實際,合理規(guī)劃,確定內容31-32
- 二、任務驅動,,激發(fā)興趣,提高能力32
- 三、注重素養(yǎng),提升理念,重在設計32
- 四、科研引領,學科整合,提高實效32
- 五、過程評價,實績跟蹤,人性評價32-33
- 六、突破時空,體現(xiàn)個性,網絡培訓33
- 結論33-34
- 參考文獻34-36
- 致謝3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家寶;;中小學教師同樣能夠出人才、出大家、出大師[J];輔導員;2011年18期
2 陳衛(wèi)東;調適心態(tài):中小學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需求[J];中學教育;2003年09期
3 聶衛(wèi)華;;中小學教師中不具備規(guī)定學歷晉升職稱難[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07期
4 ;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年會即將召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11期
5 劉建春;;課題研究:中小學教師的助推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6 ;從中小學講壇走出的杰出人物[J];中國教師;2011年11期
7 王金鋒;;論信息技術教育及其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1年11期
8 卞千;;關于我國中小學教師倫理責任的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9 余冠仕;柴葳;;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試點將統(tǒng)一中小學教師系列[J];教師;2011年22期
10 韓紹祥;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形勢與任務[J];中小學管理;199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培玉;帥相志;劉方愛;魯燃;朱振方;孔祥霞;朱勝奎;;山東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A];決策與管理研究(2007-2008)——山東省軟科學計劃優(yōu)秀成果匯編(第七冊·上)[C];2009年
2 韋仕靈;賀艷萍;;宜州市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3 汪昌樹;潘建強;羅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人群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6年
4 薛俊玲;儲芳;蔣寶泉;鐘丕洪;何秀梅;劉潔;劉穎;周仕敏;;重慶市市區(qū)1345名中小學教師膳食食物攝入與營養(yǎng)知識知曉情況調查[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夯實基礎 轉變職能 順應潮流抓研訓[A];河北省教育廳2009年繼續(xù)教育工作會議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09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09年
6 翁文磊;林貽真;;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調查報告[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7 樊召鋒;俞國良;曾盼盼;;中小學教師競爭態(tài)度與職業(yè)倦怠的對比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馬娟;陳旭;;職業(yè)壓力應對方式與中小學教師課堂互動行為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儲芳;鐘丕洪;蔣寶泉;何秀梅;劉潔;劉穎;周仕敏;;重慶市市區(qū)1345名中小學教師膳食食物攝入與營養(yǎng)知識知曉情況調查[A];第11屆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全國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10 胥興春;張大均;;中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的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史玉萍;我市信息技術教育水平逐步提升[N];格爾木日報;2010年
2 記者 趙倩;市教育局 督導檢查各校信息技術教育情況[N];格爾木日報;2010年
3 河北省邢臺市電教館 楊文明 韓杏棉;談信息技術教育實現(xiàn)的目標[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4 記者 羅喜祥 陳華英 通訊員 王勇軍 許清陽 劉文友 何漢雄;永興轉崗培訓教師解決中小學教師結構矛盾[N];郴州日報;2008年
5 記者 卓上雄;中小學教師每月增400元[N];海南日報;2008年
6 記者 金姝;寫下一個名字 擔起一份責任[N];吉林日報;2008年
7 記者 張小燕;我省中小學教師人均將獲3600元津補貼[N];廈門日報;2008年
8 記者 康磊;20日前解決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N];長春日報;2008年
9 記者 仝靜!《;周濟到張家口走訪慰問部分中小學教師[N];河北日報;2009年
10 張建 陳瑞昌;南通中小學教師須拿繼續(xù)教育學分[N];江蘇教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涂懷京;新中國中小學教師法規(guī)研究(1949—2000)[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力娟;中小學教師狀態(tài)焦慮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陳韶峰;中小學教師的任用及其糾紛的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衍玲;中小學教師情緒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李方安;論教師培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晴;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及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陸真;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寇冬泉;教師職業(yè)生涯高原:結構、特點及其與工作效果的關系[D];西南大學;2007年
9 楊新國;中小學教師工作敬業(yè)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張乃興;基于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的深圳市中小學師生健康素養(yǎ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艷芬;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2 李照;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點及其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吳梅寶;中小學教師工作—家庭增益的問卷編制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學;2010年
4 高志強;中小學教師教研心態(tài)調查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兆存;信息時代的中小學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艷霞;當代中小學教師能力的缺失與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李偉;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生涯自我規(guī)劃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8 朱鮮良;我國中小學教師合法權利法律保障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慕華;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效果評估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琳琳;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有效性實證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862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78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