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嗎
本文關鍵詞: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嗎
【摘要】:就當前的研究而言,將幸福作為教育目的的觀點,在形而上學的維度上缺乏前提的充分辯護,在經驗的層面上缺乏事實的細致分析。幸福通常是一個人在目的或理想實現(xiàn)過程中的滿足狀態(tài)或愉悅體驗,具有直接性、依存性、內生性的特點,因而與教育目的的抽象性、實體性、外在性存在某些齟齬。重要的不是為教育專設一個"幸福"的目的,而是要使學生真正在自我實現(xiàn)、自我調適、與人合作的教育過程中感受幸福。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關鍵詞】: 教育 幸福 終極目的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幸福不僅是道德哲學的傳統(tǒng)主題,而且是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關注的重要話題。近年來,教育學者也開始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但探討的范圍大多局限在教育目的、教育內容、道德教育等方面,而且在方法上多是思辨的推演,而少實證的分析。本文主要針對幸福作為教育目的的可能性進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春萍,龍靜云;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倫理原則[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劉金偉;楊桂宏;胡建國;;西方自由主義公平觀評述[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劉樹偉;建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文化[J];濱州師專學報;2002年03期
4 李建華,夏方明;論行政人格的功能及其域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張康之;論人的良心及其功用——兼談公共管理者的良心[J];成人高教學刊;2003年06期
6 展明鋒,陳勇;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養(yǎng)學說[J];道德與文明;2002年03期
7 王新紅;;論崇高美與高尚道德的統(tǒng)一關系[J];道德與文明;2005年06期
8 范召全,周玲,王祖明;經濟倫理學的一個新范疇——倫理資本[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金偉;大學生德性培育的意義和途徑[J];湖北社會科學;2003年10期
10 沈慧芳;道德需要與制度公正[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顏利;論全球發(fā)展的公正性[D];蘇州大學;2002年
2 戴兆國;孟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愛年;環(huán)境法的倫理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蔡春;在權力與權利之間[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根榮;市場秩序理論研究——從利益博弈的角度[D];廈門大學;2004年
8 錢東平;論政府的德性[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胡玉鴻;馬克思主義司法公正學說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10 張中;刑事訴訟關系的社會學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曉峰;認知與良知[D];廈門大學;2002年
2 張等菊;道德教育:生態(tài)學視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論證[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苗俊玲;論生態(tài)倫理中的人類中心主義[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霞;倫理道德與交易成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芳云;公正:社會轉型時期行政倫理的價值基礎[D];浙江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成華;現(xiàn)代性道德危機及其重構維度[D];蘇州大學;2003年
7 雷國勝;人性與法治的人性基礎[D];四川大學;2003年
8 涂文娟;論道德與法律的關系[D];湘潭大學;2003年
9 姚忠;當代中國政府過程行政決策倫理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10 楊光;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尋找教師職業(yè)幸福感[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2 曾廣梭;;巧妙寄情,走出職業(yè)倦怠的泥潭[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2期
3 程忠智;;計算幸福感[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4 華藝;;素質教育和幸福教育異同及其發(fā)展趨勢[J];林區(qū)教學;2011年09期
5 邱倩;;美國網絡特許學校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6 李瑩;;城市青年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調查分析[J];社會工作(學術版);2011年07期
7 蔣瑞紅;;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過程公平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8 ;幸福會再次降臨[J];初中生;2011年22期
9 唐海寶;;為了教師的幸福感,我們還能做些什么?[J];思想理論教育;2011年18期
10 袁濟喜;;教育,從何處啟航[J];河北教育(綜合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康豪;;大學生幸福感發(fā)展特點及現(xiàn)狀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王文增;魏忠鳳;;教師職業(yè)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預研究[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鄭艷宇;;試析心理效應在教育過程的運用[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4 鄭劍虹;程秋霞;伍紅菊;;大中學生幸福感內隱觀的調查[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劉陳陵;;大學生的身體意象及其對幸福感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李焰;趙君;;大學生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丁園園;姚本先;;大學生主觀幸福感來源的自我報告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凌宇;;民、普高校大學生幸福感及其與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鳳環(huán);;如何避免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傷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10 李清華;劉惠軍;;基本心理需要滿足水平對高中生幸福感的預測[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戴興海;南京蟬聯(lián)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冠軍[N];光明日報;2010年
2 江蘇省昆山市開發(fā)區(qū)前景學?傂iL 付秀娟;提升民辦學校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N];中國教師報;2011年
3 市教育局教工委副書記 郭慶俊;打造最有幸福感的教育[N];廈門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徐啟建;校長,點亮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N];中國教育報;2011年
5 江教;南京當選2008年度全國教育幸福感最高城市[N];江蘇教育報;2009年
6 肖川;通向幸福之路的探尋[N];中國教師報;2007年
7 梁仁;尋找老師的“幸福感”[N];浙江日報;2005年
8 馮建軍;尋找教師天然幸福感的源泉[N];天津教育報;2007年
9 尹姝勤;淺談建立教師職業(yè)幸福感[N];撫順日報;2007年
10 北京師范大學 俞婷婕;教師的幸福感對教育影響深遠[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田若飛;社會控制論視角下的教育與幸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馮旭洋;論教育“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興貴;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鐘以俊;美學視野中的學校教育及其變革[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姚遠峰;尋求意義:現(xiàn)代教育之轉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青華;社會幸福感心理結構的跨群體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2 趙姍;高中教師勝任力、教學效能感與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3 吳靜文;中學教師幸福感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阮氏蓮—釋蓮花;佛教信仰者幸福感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雪琴;教師角色認同及其與工作壓力、教師幸福感的關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趙欣;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問卷的編制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7 李清華;高中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與幸福感的關系[D];河北大學;2009年
8 湯琪;研究生感恩心理問卷的初步編制及其與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嘉;初中生的幸福感和自我接納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凌宇;民、普高校大學生幸福感與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關的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653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65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