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中信任缺失現(xiàn)象的社會學審視
發(fā)布時間:2023-02-16 19:07
教育活動的順利展開是以學校中的信任關系作為基礎的。然而,本該彌漫信任文化的校園卻成為信任缺失的場所,"不信任"成為學校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常態(tài)。學校中信任缺失的問題,究其根源是學校內(nèi)部工具理性的泛濫,學校外部"風險社會"的痼疾、教師社會身份的"祛魅"以及社會信任文化的缺席。學校的信任重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包括教師身份重建、學校制度重建和社會文化的重建。只有這三個層面的努力形成合力,才有希望扭轉學校中信任缺失的現(xiàn)狀。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學校中的信任缺失及其表現(xiàn)
(一)信任與信任缺失
(二)學校中的信任缺失現(xiàn)象:“不信任”作為教學和管理的常態(tài)
1. 教師工作邏輯:
2. 學校管理邏輯:
二、學校中信任缺失現(xiàn)象的根源:社會學的解釋
(一)學校的運作邏輯:工具理性的泛濫
(二)“風險社會”的痼疾:對抽象系統(tǒng)的依賴
(三)教師身份“祛魅”:“道德人”的隱匿與“經(jīng)濟人”的彰顯
(四)倫理本位的包袱:社會信任文化的缺席
三、走出信任缺失的困境:可能的路徑
(一)教師身份重建:教師作為公共知識分子
(二)學校制度重建:價值理性的歸位
(三)社會文化重建:社會信任文化的培育
四、結語
本文編號:3744332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學校中的信任缺失及其表現(xiàn)
(一)信任與信任缺失
(二)學校中的信任缺失現(xiàn)象:“不信任”作為教學和管理的常態(tài)
1. 教師工作邏輯:
2. 學校管理邏輯:
二、學校中信任缺失現(xiàn)象的根源:社會學的解釋
(一)學校的運作邏輯:工具理性的泛濫
(二)“風險社會”的痼疾:對抽象系統(tǒng)的依賴
(三)教師身份“祛魅”:“道德人”的隱匿與“經(jīng)濟人”的彰顯
(四)倫理本位的包袱:社會信任文化的缺席
三、走出信任缺失的困境:可能的路徑
(一)教師身份重建:教師作為公共知識分子
(二)學校制度重建:價值理性的歸位
(三)社會文化重建:社會信任文化的培育
四、結語
本文編號:37443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7443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