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5 03:09
本文關鍵詞: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近年來,隨著校本教研研究的推進,教研機構在教研內容、教研職能和教研方法方面均有顯著變化.而教研機構教師,作為教研機構的主體,也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這不僅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和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也影響一線教師的培養(yǎng)質量。因此,對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研究,成為提高校本教研質量、提高教研機構教師素質的新課題。 本文借鑒國內外對教師職業(yè)倦怠研究的成果,結合教研機構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特點,以重慶市120名教研機構教師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從整體狀況、不同性別、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年齡、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學歷和不同水平等幾個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總體水平不嚴重。部分教師存在中度職業(yè)倦怠感;部分教師雖然未達到職業(yè)倦怠程度,但也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職業(yè)倦怠傾向. (2)在教研機構中,男教師與女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感總體差異不顯著。男女教師在情緒衰竭感、人際疏離感、個人成就感和知識耗盡感四個維度上差異均不顯著。 (3)在教研機構中,已婚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感總體高于未婚教師。已婚教師、未婚教師在情緒衰竭因子上差異顯著。在人際疏離感、個人成就感和知識耗盡感因子上差異不顯著。 (4)在教研機構中,不同年齡的教師在情緒衰竭維度上存在差異,在人際疏離感、個人成就感和知識耗盡感維度上差異不顯著。 (5)在教研機構中,教師情緒衰竭感和人際疏離感的發(fā)展趨勢是一致的,兩者的發(fā)展均是隨工作年限的增長先上升后逐漸下降,個人成就感和知識耗盡感則變化比較復雜。 (6)教研機構教師的學歷與職業(yè)倦怠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學歷教師在情緒衰竭感和知識耗盡感因子存在顯著差異,在人際疏離感、個人成就感因子上差異不顯著。 (7)在教研機構中,熟手型教師的情緒衰竭感明顯高于專家型和新手型教師;新手型教師的人際疏離感明顯高于熟手型和專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在個人成就感方面明顯高于熟手型和新手型教師,在知識耗盡感方面低于熟手型和新手型教師。 依據這些現象的成因分析,本研究在教研機構教師心理層面、師資培訓層面和教研保障制度層面均得到不同的啟示。本研究認為,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消解策略應該是社會、學校、教師合力的結果。
【關鍵詞】:情緒衰竭感 人際疏離感 低個人成就感 知識耗盡感 認知失調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40-03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1 導論8-21
- 1.1 研究背景與目標假設8-9
- 1.1.1 時代背景8
- 1.1.2 現實背景8-9
- 1.1.3 研究背景9
- 1.1.4 工作背景9
- 1.1.5 理論假設9
- 1.2 相關概念界說9-12
- 1.2.1 教研機構9-10
- 1.2.2 教研機構教師10
- 1.2.3 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10-12
- 1.3 文獻綜述12-18
- 1.3.1 職業(yè)倦怠研究12-14
- 1.3.2 教師職業(yè)倦怠感的研究14-16
- 1.3.3 教研機構教師的研究16-18
- 1.4 研究的理論依據與構想18-21
- 1.4.1 理論依據18-20
- 1. H.Zastrow的社會生態(tài)系統理論18-19
- 2. Moore的工作倦怠結果歸因理論19-20
- 3. Fenstinge的認知失調理論20
- 1.4.2 理論構想--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模型20-21
- 1.4.3 研究方法21
- 1. 文獻法21
- 2. 問卷調查法21
- 3. 訪談法21
- 2 “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量表”的編制21-24
- 2.1 研究目的21-22
- 2.2 研究對象22-23
- 2.3 研究材料23
- 2.4 研究程序23-24
- 3 結果24-28
- 3.1 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的總體狀況24
- 3.2 不同性別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24
- 3.3 婚姻狀況與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差異比較24-25
- 3.4 不同年齡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25-26
- 3.5 不同工作年限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26-27
- 3.6 不同學歷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27
- 3.7 不同水平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27-28
- 4 討論28-30
- 4.1 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的總體狀況28
- 4.2 婚姻狀況與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結果的討論28-29
- 4.3 不同年齡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結果的討論29
- 4.4 不同工作年限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結果的討論29
- 4.5 不同學歷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結果的討論29-30
- 4.6 不同水平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比較結果的討論30
- 5 結論與啟示30-34
- 5.1 結論30-31
- 5.2 啟示31-34
- 5.2.1 來自教研機構教師心理層面的啟示31-32
- 5.2.2 來自教研機構教師專業(yè)化培訓方面的啟示32-33
- 5.2.3 來自教研工作保障制度方面的啟示33-34
- 6 本研究的不足34
- 參考文獻34-37
- 附錄37-40
- 后記40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曉玲;石家莊市中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感、職業(yè)歸屬感、職業(yè)倦怠現狀及關系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小文;地方高師院校教師職業(yè)倦怠、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關系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1年
3 楊春艷;校本教研中教研員的新角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亞男;唐山市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工作滿意度、職業(yè)認同現狀及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教研機構教師職業(yè)倦怠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6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8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