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觀對高校貧困生心理教育的啟示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y advocates the theory of positive human nature, takes the positive strength, good ends and virtues of human being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pays attention to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t is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bilizing all positive factors to broaden the way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and carrying ou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for poor students.
【作者單位】: 紅河學院學生處 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趙德雷;;試論貧困大學生的他助與自助——團體社會工作介入貧困大學生援助體系的必要性[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許志紅,楊廣柱;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矯正機制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2期
3 崔景貴;;積極型心理教育:21世紀心理教育的主導范式[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王希永;;實施積極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靜;;運用團體社會工作幫助貧困大學生成長的思考[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張敏生;;農(nóng)村貧困大學生社會化問題探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1期
3 劉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兩難及其抉擇[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年03期
4 卓筱蕓;;以積極心理學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年10期
5 朱佳;;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0年12期
6 聶軍;石維海;;高校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模式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03期
7 胡琳麗;;談大眾積極型心理教育[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01期
8 李建華;;貧困大學生自助途徑研究[J];廣東白云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9 王承清;李存峰;崔立中;;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學校心理咨詢發(fā)展啟示[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8年05期
10 朱蘇;;我們的教育應該充滿陽光——關于學校賞識教育的點滴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2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安棟;我國高校貧困大學生救助制度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劉一荻;我國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汝賓;高等學校貧困大學生救助體系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龔繼峰;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D];南昌大學;2008年
5 吳燕華;農(nóng)村貧困大學生“心理弱勢”成因和影響及解決對策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金潮;廣西少數(shù)民族貧困高中生社會支持網(wǎng)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肖維;貧困大學生自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曾靜;中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小組工作干預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9 蔣劍玫;非功利: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價值取向[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曉娟;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崇德;積極而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龍曉東;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胡春光;試析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教育方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4 詹萬生;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楊元業(yè);貧困大學生不良心理個性分析及對策[J];教書育人;2002年04期
6 楊鑫輝;詮釋與轉(zhuǎn)換:中國傳統(tǒng)心理學思想的積極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傅彩云;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矯正[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0年S1期
8 任俊,葉浩生;積極心理治療思想概要[J];心理科學;2004年03期
9 崔麗娟,張高產(chǎn);積極心理學研究綜述——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思潮[J];心理科學;2005年02期
10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nóng);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元玲;;談談三本院校貧困生的問題[J];文學教育(下);2011年06期
2 段輝;;論高校貧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對策[J];大眾文藝;2011年14期
3 楊百良;;幸福的新詮釋——兼論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特征[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宏樂;;教養(yǎng)巧借泛靈心理[J];婚育與健康;2011年24期
5 張子保;;垃圾婆的愛心[J];黃金時代;2007年12期
6 江雪華;;通往幸福之路[J];大眾心理學;2007年03期
7 戴晶晶;;家庭經(jīng)濟困難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研究[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8期
8 琚金明;;農(nóng)村貧困初中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對策[J];大眾心理學;2006年12期
9 魏文君;;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0期
10 劉思彤;;淺談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玉冰;;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高校經(jīng)濟貧困生心理教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鮑艷雙;;如何開展小學心理教育活動課[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3 呂彤;;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陳中永;鐘建軍;;心理和諧的心理教育論[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程訓寶;卓先民;;各學科教學滲透心理教育之我見[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6 朱美芬;;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狀況、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徑[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潘月俊;;走出小學心理教育的“高原期”[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劉平;;淺談中學生的誠信心理教育[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張潛;;對小學心理教育活動課的思考[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宋新云;;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肖倩 實習生 宮志芳;長安大學“綠色通道”開啟貧困生的希望[N];陜西日報;2009年
2 李彩艷編譯;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探討人類幸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鄧勇 童加躍;誰也不許動貧困生的“奶酪”[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4 尹衛(wèi)國;援助貧困生 需多措并舉[N];中國人事報;2005年
5 記者 夏靜 通訊員 張麗娜 魏大江;中南民大關注貧困生成長成才[N];光明日報;2005年
6 江蘇省射陽縣 陳軍;多給貧困生精神關懷[N];光明日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陳建群;貧困生受助之痛[N];金華日報;2005年
8 記者 盧磊 余建文;110名貧困生昨接受愛心資助[N];寧波日報;2005年
9 徐蘊;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貧困生沉淪[N];中國社會報;2005年
10 陳軍;給貧困生熬一碗“心靈雞湯”[N];中國社會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云華;學生貸款與貧困生的社會流動:資本轉(zhuǎn)化理論的擴展[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沈貴鵬;心理教育活動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楊魯靜;品格優(yōu)勢的評估及其在心理臨床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崔麗娟;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的界定、特性與預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馬甜語;積極心理學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張勇;西方心理學人文取向的生成與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陳昕;高等教育變革視角下的大學治理[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田喜洲;心理資本及其對接待業(yè)員工工作態(tài)度與行為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峧;湖南中小學貧困生教育救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魏金明;福建省高校貧困生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福州大學;2006年
3 趙丹妮;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執(zhí)行過程的精細化管理[D];吉林大學;2007年
4 周玉娟;黔南民族師院貧困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及訓練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4年
5 唐艷華;河南省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6 田奇;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鄭蘭;積極心理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徐金堂;科學構建高校貧困大學生的扶持體系[D];吉林大學;2008年
9 梁江;激勵管理體系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10 張清海;高校貧困生學習動機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72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47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