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教育的歷史脈絡和發(fā)展趨勢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hought in the world, personalized education, characterized by paying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advocating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aptitude and heuristic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alized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variou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the basic pursui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various countries. Since entering the information 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personalized education has shown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pluralism, harmony and openness, and has become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of pursuing social equity in lifelong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0-05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包曉峰,韓艷;后現代主義與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22期
2 陶志潔;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趙闖;;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組的建構主義設計與試驗[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葉光華;董亞軍;;社會體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優(yōu)化的系統(tǒng)方法與構建[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4期
5 常蕤,馬志凌,佘少華;課程走向自組織——后現代課程理論之復雜性解讀[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6 鄭曉齊,張豫;柔性網絡教學資源庫及其實現途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肖洋,李芳;如何在雙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李文輝;;構建和諧環(huán)境: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年01期
9 胡舒云;《學記》教育思想二則[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畢超;地理網絡課程開發(fā)、設計的實踐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唐藝嘉;;淺談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途徑[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2 尚淼;;工業(yè)設計課程模塊化模式教學探討[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3 顏建忠;;體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4 郭齊家;儲朝暉;;儒學與中國大學精神[A];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三)[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張景書;中國古代農業(yè)教育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3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4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鄧友超;論教育的理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勤;中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內容設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8 鄒玉玲;主體性體育及其課程觀探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侯晶晶;內爾·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述評與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趙義泉;超越式學習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陳美英;中華傳統(tǒng)道德與當代學校道德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愛華;計算機與中學教學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孫卓華;21世紀我國理工科高校人才培養(yǎng)德育對策[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5 曹永國;后現代主義視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艷華;我國學校體育思想流變及大學體育課程演進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趙大川;普通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構建與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柯聞秀;高校課程國際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9 王曉梅;對當代教育思想的比較與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構想[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10 柳志紅;幼兒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雄英;思想教育與教育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李良明 ,田子渝;惲代英在中華大學時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實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大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4 劉泗琨;荀況隆禮尊師的教育思想[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5 陳光蓮;劉少奇教育思想初探[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6 楊鑫輝;王安石的教育思想[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7 陳雁谷;柳宗元的教育思想芻議[J];零陵學院學報;1980年00期
8 章新建 ,康莊;論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孔研;我院舉行孔子學術討論會[J];齊魯學刊;1980年06期
10 水天明;馬卡連柯《教育詩》的藝術特色和現實意義[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一民;;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對醫(yī)學教育改革的啟迪[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2 魯揮;;推進素質教育 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李玉珍;;素質教育與目標教學[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馮素陶;;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5 李啟宇;;羅從彥教育思想初探[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6 劉莉玲;;試論鄧小平的教師觀[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7 王文柱;;簡單音像教材制作方法[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8 李修仁;;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 把我省教育改革搞好——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上的祝辭[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9 王繡錦;;學習陶行知 為振興中華而奮斗——在山西省陶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上的講話[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10 趙立法;;陶行知思想與深化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新艷;網絡教育引發(fā)教育變革[N];中國航空報;2000年
2 張全之;獨特的w鸞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記者 譚南周;大學教育思想高級研討班舉辦[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 張再林;關于人文教育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孫志軍;《世界教育大事典》:深邃的目光透過人類教育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柯昌萬;像抓“兩基”那樣抓教育現代化[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國際教育培訓五大發(fā)展趨勢[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李贄;高校合并提速 中國打造大學航母[N];大眾科技報;2000年
9 李世勇;面向新世紀的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0年
10 安心( 西北師范大學高教室);思想和制度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生長點[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強;大學的理想與理想的大學——赫欽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張蓉;中國近代民眾教育思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馬增強;《儀禮》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5 但武剛;培養(yǎng)現實活動的主體[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平海;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鄒卓鵬;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考試改革[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馬菁汝;羅恩菲德和艾斯納美術教育思想與當代中國美術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9 姜國鈞;教育盛衰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林銀雅;陳之佛美術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麗霞;近代體育教育中學校體操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張莉;二十世紀中國學習國外教育改革經驗的歷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漠琳;西方“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竇坤;科南特中學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中學教育改革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徐香花;試論何思源教育思想和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周紅兵;中國漢語文教材教育思想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鄧剛宏;論鄧小平的教育思想[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8 陳揚東;朱熹閱讀教學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劉建寧;基于新時期教育思想的網絡教育軟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邱碩立;論“科學—人文”整合體育觀[D];四川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4308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43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