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學校懲戒教育及其完善策略
[Abstract]:First, discipline education and its existence of rationality and inevitability 1. On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ary education,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disciplinary education is aimed at students' wrong behavior, "by exerting some influence on students, they feel pain and shame" and rep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rrecting mistakes. There is also the view that disciplinary education is mainly aimed at
【作者單位】: 甘肅天水師范學院;
【分類號】:G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華娟;陳遠春;;試論素質教育下的懲戒策略[J];考試周刊;2011年55期
2 趙彥品;;從“魚→漁→欲”所想到的——淺談教學境界的理解[J];學周刊;2011年05期
3 王春玲;;懲戒教育不能實施的原因及其對策[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4 韋清;;“尊重教育"的再思考[J];基礎教育;2005年12期
5 尚振河;;懲戒教育與以人為本小議[J];才智;2011年22期
6 劉艷苗;;淺談“情感教育”的作用[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7 靳順高;張輝;;懲戒教育——學校教育的保障[J];教書育人;2011年22期
8 李鳳琴;李濤峰;;甘于平凡,享受平凡[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汪小平;;淺談班主任工作的嚴與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10 劉占江;;溝通是架起心靈的橋梁[J];學周刊;2011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紅東;;教師尊重學生是學生心理的需要[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卓名漢;;郭思樂生本教育思想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李紅軍;;提高教師親和力 構建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4 上海市新楊中學課題組;;深化尊重意識,激發(fā)行動活力,提高服務能力——教師尊重意識與行為的研究階段性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盧曉瑋;;用素質教育給目標教學注入新活力[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孫麗娜;;堅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7 崔吉會;;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樹立新型學生觀[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8 王曉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9 李冠銳;;走進學生的心靈,關愛學生的成長[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馬文浩;;德育工作五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安徽省含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邱序寶;學校不宜提倡懲戒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楊偉 宋凌艷;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N];團結報;2004年
3 本報深度報道組記者 徐靜 錢紅艷;懲戒教育,是耶非耶[N];南京日報;2010年
4 李桃;教師應學會尊重學生[N];黔西南日報;2009年
5 原綠色;尊重學生的權利是教育的底線[N];中國教師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侯金鶴;老師,,傷害有時就在無意間[N];天津教育報;2010年
7 江蘇省邳州市官湖鎮(zhèn)鎮(zhèn)西學校 王艷萍 張濤;師徒如己 反己以教[N];學知報;2010年
8 鄭立平 張文華;呼吁懲戒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5年
9 ;李鎮(zhèn)西:讓課堂成為“民主”土壤[N];中國教師報;2011年
10 祁居滿;教師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N];張掖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林存華;師生文化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福忠;懲戒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實施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謝志斌;論尊重缺失的表現(xiàn)、原因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周相玲;關心型師生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黃濺華;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曹林香;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以人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郭啟華;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中的學生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閆波;一位教師的道德獨白[D];西南大學;2007年
8 陳意珠;提高我國青少年學校德育成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霍麗娟;“問題學生”的成因與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10 楊大鵬;教育懲戒實施的問題和策略[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803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28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