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測評在遠程學習中的作用
本文選題:遠程教育 + 形成性測評 ; 參考:《教育評論》2008年06期
【摘要】:在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形成性測評作為遠程學習過程管理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遠程學習形成性測評的階段性、開放性、發(fā)展性、激勵性、管理性特征,對強化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管理、修正學習行為、提高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Abstract]:I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istance learning process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tage, opening, developing, encouraging and man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trengthening learners' learning process management, correcting their learning behavior,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周蔚;;論遠程教育成人學習的過程評價[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學文;;大眾化背景下大學使命的重新審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錢玲;;美國遠程教育的新探索——西部州長大學的辦學理念與實踐[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3期
3 榮光宗;;我國大學自我維持的問題與基本策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4 李田;;大學校長選拔:誤區(qū)與出路[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譚德剛;;培育自主辦學能力 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J];北方經(jīng)貿(mào);2006年06期
6 姚利民;;高校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7 朱新梅;;大學的公共性與政府干預[J];復旦教育論壇;2006年01期
8 徐穎;;關于彈性學分制與我國高校收費的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1期
9 鄭旭;;現(xiàn)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內(nèi)涵釋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趙文華;;我國高等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價值、挑戰(zhàn)與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盧鐵城;;科學發(fā)展觀與高校發(fā)展[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彭湃;大學之治:道德領導的思維向度[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楊紅霞;營利性高等學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戴繼天;論研究生德育理論體系的獨立構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書峰;美國退役軍人教育資助政策形成與變遷研究[D];北京大學;2007年
5 賀尊;教育信號的經(jīng)濟解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郭麗君;學術職業(yè)視野中的大學教師聘任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鄭文全;大學的本質(zhì)[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8 任鋼建;美國社區(qū)學院升學與就業(yè)雙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翁舟峰;美國高校兼職教師使用狀況研究[D];汕頭大學;2005年
2 朱靜然;美國研究生培養(yǎng)與科研一體化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3 肖洋;大學治理結構的緣起及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國強;大學文化沖突的理論探索與現(xiàn)實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耿秀梅;我國大學教師的學術責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玲;我國公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孔令帥;當前美國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許虎;大學行政組織有效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燕;美國高等學校的服務學習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10 孫鵬;校園文化對醫(yī)學生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功能分析及對策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易娜,李海霞,吳庚生;美國一流大學開展網(wǎng)絡遠程教育的特點及反思[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孫曉梅;基于電子學檔的網(wǎng)絡學習智能評價系統(tǒng)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5期
3 張敏霞,丁興富;英國開放大學的電子遠程學習及對我國的啟示[J];開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江蘇電大考察團;周蔚;;“獲得支持的開放學習”——英國開放大學的成功實踐及其啟示[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5 曹梅,李藝;網(wǎng)絡學習評價的意義及若干原則[J];教育科學;2002年05期
6 孫淑艷;關注英國開放大學的學習支持服務[J];天津電大學報;2002年02期
7 戴凌云,王君麗;關于高校成人教育質(zhì)量評估的實踐與思考[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艾佩克·尤勒爾;周仁義;;英美的遠程教學和開放學習[J];外語電化教學;1984年01期
2 高利明;;音像教材的分類[J];外語電化教學;1988年03期
3 林克誠;;教育傳播研究初探[J];外語電化教學;1989年02期
4 莊起敏;;電視文字廣播——一種嶄新的遠程教育傳播媒體[J];外語電化教學;1990年01期
5 SW APNA BORAH;王振國;姜向東;;遠距離教育(二)[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1990年02期
6 樊崇俠;電大學生學習方法初探[J];中國遠程教育;1991年02期
7 陳振宜,戴正南;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的回顧與展望[J];外語電化教學;1991年01期
8 施麗中;澳大利亞教育技術工作概況[J];外語電化教學;1991年03期
9 張淑珍,安子元;澳大利亞的遠程教育概況[J];比較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10 姚潔;;奧林帕斯教育衛(wèi)星[J];外語電化教學;199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旭;蔡廣華;王沐;王開云;趙懷耘;姚導箭;;VOD系統(tǒng)的分析和應用[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2 王國忠;;遠程醫(yī)學系統(tǒng)的發(fā)展及實現(xiàn)[A];全省醫(yī)療設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3 肖立峰;;淺談工程圖學教學素材資源的建設[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4 梅劍平;;衛(wèi)星直播電視與遠程教育[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5 趙劍波;;加強廣播電視大學教務檔案管理的意義[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6 羅寧;;走向數(shù)字時代的博物館管理[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三屆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7 王柯敏;;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fā)展的最佳途徑[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李同明;;加入WTO對我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對之策[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游清泉;周一文;;現(xiàn)代遠程教育網(wǎng)絡的發(fā)展與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趙琛;羅文結;林智;;基于Web的材料力學教學交互系統(tǒng)設計[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杜 冰;電子商務漸入佳境 [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傲姿時代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楊海;遠程教育的現(xiàn)狀與展望[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宗和/文 張學軍/攝;教育網(wǎng)站:我要掙錢![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劉繼安;國外網(wǎng)絡教育概覽[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記者 李蔚 周軍;科利華遠程教育初具規(guī)模[N];中國證券報;2000年
6 嚴俊杰 本報記者 黎虹;美、英及香港的遠程教育[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7 雷雨;欲與傳統(tǒng)教育試比高[N];國際商報;2000年
8 傅治平;海南黨校網(wǎng)上教育好[N];光明日報;2000年
9 國吉修一;因特網(wǎng)改變教育體制[N];科學時報;2000年
10 宋拉科;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全新教育方式[N];科學時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玉芳;基于媒體素材庫的學習內(nèi)容構建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2 符云清;適合遠程教育交互協(xié)作環(huán)境的網(wǎng)絡通信協(xié)議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3 張海龍;皮膚性病遠程醫(yī)學的理論探討與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龐文堯;基于C/S模式的遠程控制系統(tǒng)研究開發(fā)[D];浙江大學;2003年
5 Donart Ngarambe;LoColms遠程教育系統(tǒng)——通過本地PSTN提升基于WEB的遠程教育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03年
6 謝偉凱;智能空間關鍵支撐技術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3年
7 唐燕兒;中國遠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規(guī)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章維;基于多Agent的數(shù)據(jù)廣播信息平臺研究及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4年
9 高宏卿;基于網(wǎng)格的遠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劉革平;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遠程學習評價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愛蘭;基于Internet的遠程教育系統(tǒng)及其網(wǎng)絡題庫的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官福山;基于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的教學/學習系統(tǒng)[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3 尚瀾;基于Web的多媒體網(wǎng)頁課件協(xié)同設計與裝配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4 李楹;基于建構主義現(xiàn)代遠程教育模型的研究與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新偉;基于Web的遠程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6 劉念伯;網(wǎng)絡考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7 彭德中;基于網(wǎng)絡的多媒體計算機遠程備課和授課系統(tǒng)的設計和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8 廖光忠;多層客戶機/服務器計算模式的研究與應用[D];武漢科技大學;2001年
9 周新蓮;支持協(xié)同操作的虛擬教室的研究與開發(fā)[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1年
10 張亞君;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在欠發(fā)達地區(qū)教師繼續(xù)教育中的作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897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89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