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中國教育公平論要
本文選題:公平正義 + 教育公平; 參考:《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摘要】: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chǔ)。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促進教育公平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從觀念到政策,從理論到實踐,都應該統(tǒng)籌兼顧,努力促進教育公平。牢固確立教育是公益性事業(yè)的觀念,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觀念指導;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興教的基本方針,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法律保障;堅持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廣域入口;健全扶助落后區(qū)域和弱勢群體的保障體系,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過程支撐;切實做好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理想結(jié)果。
[Abstract]:Fairness and justice are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m, and educational fairness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ocial equity.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China, it i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promote educational fairness.From concept to polic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we should make overall efforts to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that education is a public welfare cause and provide conceptual guidance for promoting educational fairness; adhere to the basic policy of administer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establish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for promoting education equity; an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consideration,To provide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education equity, deepen the reform of enrollment system, provide wide access to promote education equity,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of supporting backward regions and vulnerable groups, and provide process support for promoting education equity;Do a good job for college graduates and provide ideal results for promoting education equity.
【作者單位】: 河南財經(jīng)學院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潤洲;試論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J];教育評論;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2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3 王榮科;艱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澤東領(lǐng)導全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shè)道路的再回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孫金華,張國富;鄧小平奠定了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基礎(chǔ)[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李建中;;社會轉(zhuǎn)型與長三角發(fā)達地區(qū)公民公共政策參與[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選擇[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操申斌;論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黃偉,王維宇;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公民道德建設(sh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張奇才;論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10 莊德水,胡松;論政治文明視角下的群眾監(jiān)督[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人的素質(zhì)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張曉燕;依法治國條件下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澤民與黨的建設(shè)新的偉大工程[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雷志衛(wèi);歐洲貨幣聯(lián)盟的理論基礎(chǔ)與運作機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5 張拴平;張申府哲學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6 莊杰;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下國有企業(yè)黨的建設(shè)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7 郝首棟;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基礎(chǔ)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8 張立榮;論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行政制度[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孫澤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sh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發(fā)展視野中的鄉(xiāng)鎮(zhèn)政權(quán)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趙瀾波;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生活方式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3 尚宇紅;唐太宗的君德及現(xiàn)代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朱洪強;鄧小平對外開發(fā)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李仙飛;馬克思個性觀新探[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6 王曉林;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建設(shè)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少軍;論有限政府[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賀益民;知識經(jīng)濟時代下我國的人才管理[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朱曉紅;鄧小平社會調(diào)控思想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韓林;經(jīng)濟全球化對國際關(guān)系的影響[D];河南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談松華;“短缺教育”條件下的教育資源供給與配置:公平與效率[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七個怎么看4 同在藍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J];西部大開發(fā);2011年05期
2 胡振京;潘懷林;;讓每一個學生成功——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年03期
3 唐興霖;任鵬;;轉(zhuǎn)型社會的教育公平研究綜述[J];學習論壇;2011年07期
4 肖華平;陳嬌云;;從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看教育公平問題[J];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3期
5 陳聯(lián);崔慶玲;;數(shù)字化時代教育公平問題論析[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吉孝敏;;論家庭收入差異對個體教育公平的影響[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薛娜;;功利主義倫理觀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年45期
8 戴茂華;曾璋勇;;中部崛起背景下江西農(nóng)村教育公平問題的認識和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9 張善鑫;;幸福感:教育公平的人文取向[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江曉紅;;對女性受教育公平問題的思考——以寧夏農(nóng)村回族女性為例[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佳s,
本文編號:1752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75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