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實施的文化障礙與策略
本文選題:新課程改革 切入點:文化障礙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所取得的斐然成績是明顯的,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其在前進中的阻抗因素,需要進一步認識到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文化慣性,以推動有利于新課程實施的文化重構,從而能夠更好更快地促進新課程的實施,提升教育的品質。
[Abstract]: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cour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re obvious, but we should also see the impedance factor in the progr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we need to further recognize the cultural inertia in the cour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so as to better and fast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定安;文化與翻譯[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2 柯升;統(tǒng)計改革的四大文化障礙[J];統(tǒng)計與決策;1990年01期
3 徐錦泉;;“企業(yè)部落”——青海茫崖石棉礦透視[J];社會;1990年05期
4 畢繼萬 ,張占一;跨文化意識與外語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5期
5 畢繼萬;張占一;;跨文化意識與外語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05期
6 胡鑒明;Peter Strevens的文化障礙理論和我國外語(英語)教學(上)[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7 熊金才;;聽力理解中的文化障礙[J];外語電化教學;1992年03期
8 項新宇;改進英語聽力教學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3年S1期
9 胡鑒明;Peter Strevens的文化障礙理論和我國外語(英語)教學(下)[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2期
10 楊舒;;從兩種調查看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小勇;朱麗清;;讓學生、教師、學校在課程改革實驗中共同成長[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2 周曉嵐;;新世紀中學生自我教育簡論[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五——現(xiàn)代教育新論[C];2002年
3 ;分冊前言[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4 翟永軍;;化學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教材編寫的實踐研究[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5 燕興權;;試論課程改革中提高中學化學教師素質的途徑[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6 王玉龍;徐紅;;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必須認清的十個關系[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7 曹建洲;;新課程改革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宋芳林;汪玉芳;;高中化學網(wǎng)絡環(huán)境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9 張洪鳴;;以葉圣陶德育思想為指導 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研究[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余武英;;新課標下語文報刊編輯工作的新取向[A];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第二屆優(yōu)秀論文評比活動”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郭力根 陳青峰;塑造美好靈魂的人[N];江西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施曉慧;續(xù)寫智中友誼新篇章[N];人民日報;2000年
3 傳動;東方創(chuàng)意讓西方也瘋狂[N];深圳商報;2000年
4 ;完善教師教育體系 推進教師教育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張蕾青 段林 穆峻峰;必須注重抓好社會主義文化建設[N];河北經濟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辛麗娟;為了每一個孩子[N];吉林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甘霖來;華碩的機遇[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8 實習生 徐瑞芳;電子商務介入發(fā)票管理 解決出口支付延期問題[N];科技日報;2001年
9 羅錦新;淺談企業(yè)文化對基層公司業(yè)務的推動[N];中國保險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 趙顯坤;教師要做新課程改革的熱情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羅清旭;批判性思維理論及其測評技術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吳文安;文學翻譯中的美學效果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畢華林;走向生本的教科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蘭;新課程背景下地理教師知識結構及發(fā)展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薛國鳳;沖突與和諧[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榮偉;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蘇州大學;2006年
7 呂潤美;新課程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曹俊軍;反思與構想: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志賓;林語堂翻譯理論及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婷;漢語商品牌名的文化內涵及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肖世明;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及其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4 朱玲麟;[D];安徽大學;2002年
5 劉春玉;意義·風格·功能[D];四川大學;2002年
6 興旺;中藥如何克服文化障礙進入歐美市場[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7 張學斌;應對新課程改革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劉興華;試論中學數(shù)學的研究性學習[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斌華;文化習得與語言習得:跨文化的外語教學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張昆群;從功能派翻譯理論的角度看廣告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649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64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