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教育公益與教育效率的悖論及消解

發(fā)布時間:2018-03-15 17:23

  本文選題:教育 切入點:公益 出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從產(chǎn)品屬性的視角來看,教育的直接產(chǎn)品——教育服務屬于私人產(chǎn)品,這決定了由市場來提供教育服務是有效率的。但是,完全由市場來提供教育服務會損害教育的公益性,這就造成了教育公益與市場效率之間的悖論。政府生產(chǎn)與政府提供理論為化解教育公益與市場效率之間的矛盾提供了可能。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 attributes, the direct product of education-educational service is a private product, which determines that it is efficient to provide educational services by the market. However, the provision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by the market alone will harm the public welfare of education. This leads to the paradox between educational public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production and government provision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public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東北師范大學農(nóng)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新農(nóng)村建設與農(nóng)村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調(diào)整研究”(課題編號為:07JJD880229)資助
【分類號】:G40-0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郭壘;公共物品抑或私人物品——關于教育社會定位的一個理論困境及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宇航;政府規(guī)模優(yōu)化的經(jīng)濟學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4年21期

2 王金安;加入WTO與我國農(nóng)業(yè)綜合開發(fā)制度優(yōu)勢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5年14期

3 黃宗捷,蔡久忠;關于氣象服務產(chǎn)品消費問題的討論[J];成都氣象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4 賈先文;;民辦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籌資困境與成本分擔機制構建[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王金安;農(nóng)業(yè)綜合開發(fā)定位與開發(fā)主體調(diào)整的構想[J];財經(jīng)論叢;2000年06期

6 李生祥;對不恰當理解最優(yōu)商品稅理論的一點糾正[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2期

7 姚從容;重新解讀“公共的悲劇”[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4年04期

8 朱海倫;使用外來民工企業(yè)的負外部性分析及對策[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王春雷;政府支出政策與稅收政策的經(jīng)濟效應比較[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10 李黎;誰為公園付費?——從公共物品理論看公園的供給和收費[J];當代財經(jīng);200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一濤;;教育與公共產(chǎn)品——對一種錯誤觀點的澄清[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周曉紅;;論我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的政府職能轉(zhuǎn)變——一個公共經(jīng)濟學的視角[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吳向陽;;影響氣象服務提供模式的因素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氣象經(jīng)濟論壇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俊;經(jīng)濟增長與收入分配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2 徐梅;地方公共投資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3 雷曉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論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4 王宇;我國中央與地方間財政關系變遷研究——一個基于集權與分權矛盾的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5 王廷惠;微觀規(guī)制理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麗婭;關于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領域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7 黃劍雄;財稅政策與城市反貧困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8 翟靜麗;個人教育選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國強;政府采購理論與實踐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10 陳松青;我國所得稅的效應分析與制度設計[D];廈門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慧勇;稅負轉(zhuǎn)嫁與歸宿問題探析[D];廈門大學;2001年

2 陳其勇;我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楊曉勝;對建立和發(fā)展我國市政債券市場的構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彭小燕;論我國現(xiàn)階段的稅收效率[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5 楊鈺;政府失靈:一種社會需求與政府供給關系的視角[D];蘇州大學;2003年

6 王素霞;農(nóng)村衛(wèi)生服務籌資政策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7 熊艷;城市經(jīng)營中政府行為及規(guī)范[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8 姜炳寅;我國農(nóng)村公共物品供需矛盾及對策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9 王亞波;論我國經(jīng)濟轉(zhuǎn)型期教育體制改革的滯后效應[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劉亞敏;從土地所有權變遷看中國農(nóng)村基層政權建設[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從連;;芻議學校的教育資源投入[J];中學教育;2003年02期

2 陳亦冰;;莫讓“技巧”敗壞了教育的本質(zhì)[J];成才之路;2011年15期

3 王善邁;“教育產(chǎn)業(yè)化”質(zhì)疑[J];中小學管理;1998年Z1期

4 王靜;;讓暑假來得豐富多彩些[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5 肖華平;陳嬌云;;從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看教育公平問題[J];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3期

6 大衛(wèi);;中國第一個免費性教育BLOG[J];黃金時代(學生族);2007年03期

7 王玉昆;教育生產(chǎn)成本函數(shù)[J];中小學管理;1998年06期

8 楊懿娟;;談談榮德生先生的教育實踐和思想的特點[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尹玉玲;;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教育使命與教育發(fā)展策略[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頌;;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相關原理綜述[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王春芳;辛志勇;王偉;;大學生價值觀與其壓力應對方式及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張釗;郭永玉;;大學生個人目標內(nèi)容的差異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賴巧;;論教育產(chǎn)品及其特性[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四川師范大學經(jīng)濟學院研究生論文集[C];2004年

6 黃寧;辛濤;李凌艷;;從變異分解的角度重議教育公平[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李瑞霞;;我國教育民營化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展望[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吳宏超;;調(diào)節(jié)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視角[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崔慧廣;;義務教育財政均衡制度與政策的設計框架——基于公眾對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需求[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龐鳳娟;開發(fā)辦:公益拍賣助學民工子女[N];重慶商報;2005年

2 沐滟;網(wǎng)上家長學校越辦越紅火[N];無錫日報;2007年

3 孟祥鋒;“向錢看”是一大亂源[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3年

4 通訊員 譚九勇;十年公益助學5000余萬元[N];湖北日報;2007年

5 一山;為堅持兩個“公益性質(zhì)”叫好[N];河南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沈雪梅;德如甘霖潤心田[N];南通日報;2005年

7 王慶環(huán);教育:民族振興之基[N];光明日報;2008年

8 張旭;培訓教師——企業(yè)社會公益新舉措[N];經(jīng)理日報;2004年

9 通訊員 王淑云;茶馬古道公益助學步行活動志愿者抵大理市[N];大理日報(漢);2007年

10 蘇軍;教育品牌建設列入實事工程[N];文匯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大文;我國教育生產(chǎn)率及其增長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高志國;民辦學校營利與公益關系的哲學思考[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英蕾;教育財政分權對中國義務教育供給效率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9年

3 馬圓圓;我國城鄉(xiāng)和區(qū)域間普通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經(jīng)濟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4 譚超;西部農(nóng)村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個案分析及思考[D];蘭州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6162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6162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e21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