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團體輔導在地方高校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 人際交往團體輔導 心理健康 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 癥狀自評量表 出處:《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困擾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為高校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供借鑒。方法針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問題,設計了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訓練活動的方式和實施程序,選取長江師范學院大學生40名,采用單因素重復自然設計,在6周內(nèi)進行6次人際交往團體輔導,團體輔導前后,采用大學生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學生進行集體施測。結果被試在輔導后人際困擾顯著減輕,后測SCL-90各項因子得分低于前測,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方面均有非常顯著性變化,焦慮變化顯著,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提高;在自我評估中,幾乎所有成員都反映不同程度地有所收獲。結論人際交往團體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困擾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improving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esigned the way and procedur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elected 40 students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adopted single factor repeated natural design, conducted 6 interpersonal group counseling in 6 weeks, before and after group tutoring. The students were test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scale f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Results the interpersonal di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after counseling, and the scores of SCL-90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re-test, and the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depress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re-tes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hostilit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nxiety, and improvement in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interpersonal group counse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作者單位】: 長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長江師范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分類號】:G4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林崇德;積極而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彭賢,姜曉芳 ,張鳳華;兩性交往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6期
3 尚云,李輝,高俊;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5期
4 崔光成,張麗宏 ,趙阿勐 ,姚齊和;交友小組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5期
5 丁曉峰,樊偉娜;團體輔導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宗俠;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傅雪林,殷恒嬋,鄭恒山;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與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張建東;德育與心育相結合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4 黃瀾;對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問題的一點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05期
5 何樹德;;關于后現(xiàn)代心理健康標準的思考[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6 余欣欣;高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對策[J];廣西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7 張焰;;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影響機制[J];高校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5年02期
8 王成奎,丁志衛(wèi);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現(xiàn)狀與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吳海麗;淺談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2004年02期
10 孫澤華;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現(xiàn)狀的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芳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與自尊、人格、社會支持及心理控制源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付梅;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交往的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靜;安徽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1年
4 馬恒平;網(wǎng)絡行為的心理倫理分析[D];武漢科技大學;2002年
5 劉陳陵;大學生日常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劉春燕;發(fā)展性團體心理咨詢改善大學生應對方式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春光;軍隊醫(yī)科大學不同培養(yǎng)類型本科學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龍燕梅;大學生擇業(yè)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9 金蓓蓓;高復班學生應對方式的心理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10 陳菊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不良現(xiàn)狀的團體輔導實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崇德;積極而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馬忠麗,張玉堂;大學生戀愛觀的偏離、成因及對策思考[J];甘肅高師學報;2002年04期
3 趙崇蓮,李宏翰;商學院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人際關系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06期
4 崔光成,張麗宏 ,趙阿勐 ,姚齊和;交友小組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5期
5 陳利鮮;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喪失與自我調(diào)適策略[J];柳州師專學報;2001年S1期
6 郭喜青;論心理教育課團體咨詢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J];山東教育科研;2000年Z2期
7 袁玉華,晉輝勇,趙擁軍;大學生因病休學原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8年06期
8 俞國良,林崇德,王燕;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9年03期
9 楊宏飛,唐永卿,郭洪芹;團體心理咨詢對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2年06期
10 蘇雯,張智,李建華,李輝,劉春燕,吳永波,周永紅;團體咨詢改善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6期
2 劉小英;網(wǎng)絡與青少年心理健康[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3 包水梅,王曉霞;21世紀我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綜述[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5年04期
4 張海芹;師范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5年09期
5 白利民;青少年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5年09期
6 徐偉琴;淺談建立有效的大學生心理救援機制[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楊靜;陳志霞;李若蘅;;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及危機程度分析[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8 李淑蘭;陳霞;;試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3期
9 吳文玲;;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10 陳曉妹;;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多因素分析及其運動調(diào)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連遞;;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對策[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張曉文;吳勝紅;;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3 林貴東;;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若干問題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4 郭汲源;賈海濤;侯振成;李繼陽;李富和;趙祖安;;北京市某區(qū)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報告[A];2006年度全國第九次精神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呂香茹;劉琦;潘愛英;;“5·12”地震后隴南災區(qū)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史彩娥;張安讓;苗維進;;自我設障傾向的形成與矯正[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崔艷麗;申繼亮;查明華;;中學教師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策略特點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8 宋振韶;蔡瑤;;高校研究生心理素質(zhì)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9 秦藝妮;;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劉世萍;;略談大學生心理危機理論與健康教育干預[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慈利一鳴中學教師 張立海;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索及對策[N];張家界日報;2010年
2 蘭州第十八中學 吳躍金;也談調(diào)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N];甘肅日報;2011年
3 記者 王武斌;應當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N];孝感日報;2010年
4 許俏文;三成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N];廣州日報;2004年
5 廣元廣播電視大學 黨天安;淺談職業(yè)中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N];廣元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張守敏;讓孩子在陽光普照下茁壯成長[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7 會寧縣白草塬鄉(xiāng)總堡小學 張學梅;農(nóng)村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N];甘肅日報;2010年
8 杜林林;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N];濟寧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呂霞 張麗麗;少年幾多心病幾多愁[N];甘肅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10 曾平;注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N];黔西南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2 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肖e,
本文編號:15141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51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