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主旨:德以育人
本文關鍵詞: 孔子思想 教育家 德育為先 教育理念 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 學術思想 教育思想 道德修養(yǎng) 儒家思想 出處:《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開辦私學的教育家。他的學術思想和教育理念影響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他承繼了周代的"四教",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了自己的學說。他的教育主旨是以德育人,培養(yǎng)的對象是他心目中能夠"修己以敬"的君子,目的是服務于政治,使受教育者能夠"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Abstract]:Confucius was the first educator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to set up private school. His academic thought and educational idea influenced the whol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He inherited the "four religions" of Zhou Dynasty, and on this basis constructed his own theory. The main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people by virtue, The object of cultivation is the gentleman who can "cultivate oneself and respect" in his mind, the purpose is to serve politics, so that the educatee can "cultivate oneself with peace" and "cultivate oneself with peace with common people".
【作者單位】: 淮海工學院文學院
【分類號】:G40-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明遠;當代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陳景磐;論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聶皖輝;桐城中學創(chuàng)辦人吳汝綸[J];安徽教育;1980年11期
4 羅佐才;中國古代教育家和學者論背誦[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5 陳漢才;“有教無類”辯[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6 吳立嵐;感化教育是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續(xù)完)[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7 ;教育家、科學家談能力發(fā)展[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8 李世邦;試論孔子的教育實踐及其文與智、學與思相結合的教學方法[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中國教育家傳略》選登[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10 陳鶴高;美國把電子計算機廣泛地運用于基礎課教學[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一民;;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對醫(yī)學教育改革的啟迪[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2 牛會巧;;“說課”有利于中等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楊兆民;;一代宗師 心系農村——再讀《簡易灸治、丹方治療集》有感[A];紀念承淡安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暨國際針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黃金鐘;;朱熹與福建書院考評[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5 陳家生;;朱熹詠閩山水詩的美感特征[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6 韓鐘文;;朱子學術思想再評價[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0年
7 步近智;張安奇;;略論朱子“格物窮理”說的認識論意義(提要)[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0年
8 蔡厚示;;朱熹詩和詩論[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0年
9 董琨;;朱子書法的理論與創(chuàng)作[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0年
10 劉樹勛;;福建文化與朱熹[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路艷霞;國內最知名藝術團體演出[N];北京日報;2000年
2 李曉育;王振山小提琴“新突破”[N];北京日報;2000年
3 那媛;“法制經濟”的應有之義[N];中國工商報;2000年
4 ;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朱永新;理想的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別必亮;從生活的視角看《論語》[N];重慶日報;2000年
7 聶勇軍;戈爾頓的“家庭性教育法”[N];中國人口報;2000年
8 ;陳鶴琴的家教原則[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9 秦杰;沈湘國際聲樂大賽將辦[N];中國文化報;2000年
10 樓宇然;孔子的長壽“四方”[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松賀;德在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金德三;《莊子》外雜篇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何宗旺;蔣維喬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屏;教育視野中的傳統(tǒng)游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胡志堅;自我統(tǒng)攝下的心理與行為[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華天雪;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7 劉向榮;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8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淵源及歷史影響新探[D];吉林大學;2006年
9 李桂民;荀子思想與戰(zhàn)國時期的禮學思潮[D];西北大學;2006年
10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氏紅蓮(VU THI HONG LIEN);從越南的傳統(tǒng)道德思想談孔子思想在越南的傳播與影響[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王漠琳;西方“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聞潔;余家菊國家主義教育思想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鄭蔚萍;論葉圣陶的語文教育思想[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5 邱嶸;我國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啟示[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董煜宇;朱熹科學思想管窺[D];鄭州大學;2001年
7 張小穩(wěn);孟荀學風之比較[D];河南大學;2002年
8 于九濤;魯迅與孔子思想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9 陳懋;孔子法思想解讀[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10 秦毅;一個實業(yè)家對教育的思考與追求[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506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50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