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積極心理輔導的核心問題
本文關(guān)鍵詞:學校積極心理輔導的核心問題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3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心理輔導 心理品質(zhì) 積極心理學 核心問題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格特質(zhì) 自我實現(xiàn) 人格因素 開放性 宜人性
【摘要】:正積極是相對于消極而言的,從其本意上說,既包括了人外顯的積極行為,也包括了人內(nèi)隱的積極品質(zhì)。學校積極心理輔導是指教育者和專業(yè)心理工作者從學生成長的心理需求出發(fā),進行正向意義的心理輔導,引導學生發(fā)展自身擁有
[Abstract]:Positive is relative to the negative, from its original intention, including both explicit positive behavio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schools means that educators and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workers, starting from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students' growth, conduc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order to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ownership.
【作者單位】: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學校積極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理論研究專題,項目編號:FBB080554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積極是相對于消極而言的,從其本意上說,既包括了人外顯的積極行為,也包括了人內(nèi)隱的積極品質(zhì)。學校積極心理輔導是指教育者和專業(yè)心理工作者從學生成長的心理需求出發(fā),進行正向意義的心理輔導,引導學生發(fā)展自身擁有的潛能、力量和美德等積極的因素,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追求自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兆吉,黃培松;對120名優(yōu)秀教師和模范班主任心理特點的初步分析[J];心理學報;1980年03期
2 周青萍;一次記憶測驗的啟示[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1981年Z1期
3 K·黑希特 ,魏慶安;兒童的心理衛(wèi)生[J];心理科學;1981年06期
4 王剛;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的幾個心理品質(zhì)及其培養(yǎng)[J];心理科學;1981年04期
5 燕國材;;孔子的德育心理思想[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6 張愷;;個性修養(yǎng)淺談[J];天津商學院學報;1981年01期
7 辛里;;差生的心理反應和教育[J];四川教育;1981年11期
8 孫亞庭;淺談發(fā)展兒童心理品質(zhì)與成才的關(guān)系[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9 辛理;;學習心理中的勞逸問題[J];四川教育;1982年05期
10 張長龍;曾麗荷;刁在箴;;淺談體育教學與智力發(fā)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虹;;論女皇武則天的心理品質(zhì)[A];武則天研究論文集[C];1997年
2 傅雙喜;龐新光;吳建國;;招飛心理選拔測評系統(tǒng)研究綜述[A];第三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7年
3 李榮斌;;論心理輔導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4 王宏宇;樊富珉;;論心理輔導的哲學基礎(chǔ)[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王欣;;對我國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心理測量工作的探析[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6 吳金秋;王宏宇;;從輔導與教育之關(guān)聯(lián),淺析心理輔導在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羅永綱;李笑燃;;試論大學生的情緒障礙及其調(diào)適[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劉志偉;張興波;;高等農(nóng)科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與對策[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9 張改葉;陳娛;;高校新生的適應問題及心理輔導探索[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10 崔建華;;個體心理輔導中移情與心理依賴的區(qū)別及調(diào)適[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小喬;走好大學生活第一步[N];中國礦業(yè)報;2000年
2 ;戒毒者的家庭康復措施[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3 教育部副部長 周遠清;素質(zhì)·素質(zhì)教育·文化素質(zhì)教育[N];光明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張?zhí)N;關(guān)注大學生的“精神求助”[N];解放日報;2000年
5 中國健康教育研究副研究員 徐岫茹;中小學生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N];健康報;2000年
6 蒲昭和;寬容——保持心理健康的“維生素”[N];人民公安報;2000年
7 記者 蘇軍;學生不是病人 潛能有待開發(fā)[N];文匯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蘇軍;小學低年級性健康教育不應回避[N];文匯報;2000年
9 ;成都一幼兒園要招“男阿姨”[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10 實習生 黃加佳 記者 陳紅梅;新家教專給孩子補心課[N];北京日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顏青山;挑戰(zhàn)與回應:中國話語中死亡與垂死的德性之維[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崔麗娟;青少年網(wǎng)絡(luò)成癮的界定、特性與預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曾紅兵;肝氣郁結(jié)型心理應激人群藥物及心理干預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4 趙鑫;上海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鴻燕;香港與內(nèi)地學校道德教育之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羅正學;陸軍學院學員軍事職業(yè)資格人格特征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3 唐成斌;中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史慧穎;普通中學班主任隱含知識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高龍光;關(guān)于高中數(shù)學優(yōu)生與后進生學習心理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奉春梅;單親家庭子女人際交往——互動特征分析[D];四川大學;2002年
7 郝悅;開放 互動 自主——開創(chuàng)《思想政治》課堂新境界[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洪明;貴州省初中生創(chuàng)新精神調(diào)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3年
9 趙新立;論偵查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體系[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10 吳紅梅;小學心理輔導活動課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4028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40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