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04教育技術轉向莊子教育技術的闡釋
本文關鍵詞:美國04教育技術轉向莊子教育技術的闡釋 出處:《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轉向 靠攏 莊子教育技術 依據(jù) 啟示 對策 后現(xiàn)代主義 教育技術定義 時代背景 倫理道德
【摘要】:"美國04教育技術轉向莊子教育技術"的觀點看似悖論,實則并不稀奇。有"西學東漸"的時代背景,有后現(xiàn)代主義的邏輯基礎,還有充分的立論依據(jù),該論斷能經(jīng)得起檢驗。本人認為:此轉向給我們的教育技術帶來許多啟示,帶來發(fā)展方向,帶來重要轉機,是中國教育技術界的一件大事,值得慶賀,也值得深深的思索。美國教育技術開始轉向,我們的教育技術該怎么辦呢?
【作者單位】: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育學院
【分類號】:G40-057
【正文快照】: 在我國教育技術界苦于長期以來沒有自己公認的權威的教育技術定義,一直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的無奈之際,在“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美國的教育技術在我國教育技術界占統(tǒng)治地位和“學術霸權”的不得已的時候,在我國不少教育技術專家不失時機費盡心機地解讀美國“2004教育技術”定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莊一兵;空白致美——中國畫空白的哲學淵源及審美價值[J];東南文化;2004年01期
2 馬曉樂;莊子、郭象圣人觀之比較[J];齊魯學刊;2004年04期
3 劉明;汪曾祺小說中的儒、道文化精神及其現(xiàn)代性意義[J];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4 馬曉樂;郭象“性分”觀念探微[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曉樂;魏晉南北朝莊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喬懿;自然主義與人道主義的統(tǒng)一[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陳暉;莊子散文尚美精神探微[D];延邊大學;2007年
3 鄒劍萍;從女性主義角度看劉向《列女傳》[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薇;彝族原始宗教與神話中的女性崇拜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代秀芳;包裝文化的美學審視[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則恒;周欽華;劉小根;;一個西移臺風和一個轉向臺風的路徑對比分析[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2 劉錫誠;中篇小說的藝術成就[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3 約瑟夫·戴第克;王樹本;;單人花樣滑冰(續(xù))[J];冰雪運動;1981年06期
4 王樹本;;冰上舞蹈(續(xù)) (十六) 阿根廷探戈舞[J];冰雪運動;1981年11期
5 賀澤忠;;試說《太陽》及其教學[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1年11期
6 石芳勤;;湖北新軍廣大士兵如何轉向革命[J];歷史教學;1981年02期
7 ;全國冶金技校轉向培訓在職工人[J];中國勞動;1982年07期
8 王全中;朱永昌;;太平天國運動后期形勢圖[J];歷史教學;1982年07期
9 馥;英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改組[J];國外社會科學;1983年04期
10 約瑟夫·戴第克;王樹本;;單人花樣滑冰(續(xù))[J];冰雪運動;198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姜莉;;2005年臺風“麥莎”登陸后的移動情況及造成影響的成因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災害性天氣系統(tǒng)的活動及其預報技術”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其實;AB股接軌大勢所趨[N];財經(jīng)時報;2000年
2 廣東科德 張亞梁;不上二千 回頭太冤[N];重慶商報;2000年
3 斐然 巫銘;觀點萃取[N];中國石化報;2000年
4 記者 蘇民;五大障礙制約新經(jīng)濟發(fā)展[N];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5 厲兵;再談《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6 白水;上海業(yè)余網(wǎng)球賽向職業(yè)化靠攏[N];中國體育報;2000年
7 關景峰;怎樣確認均線對股指的支撐[N];財經(jīng)時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秦淑文;及早出臺過渡性措施[N];中國汽車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姚備;配股定價向市場靠攏[N];中國證券報;2001年
10 中國社科院 鄒東濤;該怎樣看待改革中的負面問題[N];發(fā)展導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新順;新文學的書寫規(guī)范轉向[D];河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立瑩;我只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作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興;現(xiàn)代技術范式的生態(tài)化轉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3 韓西怡;武者小路實篤論[D];四川大學;2005年
4 雷奕超;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轉向[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郭曉東;體外預應力連續(xù)剛構橋設計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6 李強;新媒體與視覺文化時代視覺設計轉向[D];江南大學;2005年
7 華全紅;丁玲延安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轉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高偉;高師視唱練耳課程屬性之三維轉向的內涵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9 肖一帆;全橋驅動的自導引小車(AGV)動力學建模及其運動控制[D];同濟大學;2007年
10 董青松;轉向與回歸:汪曾祺文學語言“觀”[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36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33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