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關于素質教育價值取向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02:02

  本文關鍵詞:關于素質教育價值取向的思考 出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 公共取向 個體取向 人格培育 教育評價 和諧發(fā)展


【摘要】: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對個體成為社會合格成員的要求,也是個體生命成長與和諧發(fā)展的需要。這一方針的公共取向體現(xiàn)的是社會的共性要求和價值導引,個體取向體現(xiàn)的則是個體的生命訴求和發(fā)展愿望,因此,應該將公共取向與個體取向有機統(tǒng)一,將外在規(guī)約與自主選擇協(xié)調一致。人格品質是人的核心素質,素質教育應該將人格培育作為重點目標和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突破口,將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作為評價的核心價值取向,注重過程的生成價值,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認知世界和完善自我過程中的作用,設定多維評價目標,綜合運用評價方式,提升評價主體素質,從而有效達成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建構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命價值、促進個體和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終極目的。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
【基金】:2006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資助項目(06CGJY14YBG)
【分類號】:G40-012
【正文快照】: “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實施已有多年,其理論與實踐都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以不斷深化觀念更新和體制改革,從而將素質教育由目前的義務教育向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推進[1]。價值觀引領并制約著實踐的進行,因此,對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進行思維和理念上的厘清及更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扈中平,劉朝暉;對“基礎”與“創(chuàng)新”關系的重新認識[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2 胡中鋒;黎雪瓊;劉桂秋;;論新課程評價中質的評價與量的評價整合[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2期

3 李子華;;和諧發(fā)展取向的教學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05期

4 譚維智;精神關懷:教育本質的回歸[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13期

5 劉鐵芳;質疑創(chuàng)新教育[J];書屋;2001年11期

6 李偉;;教育學視野下關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年01期

7 陳大柔;教育創(chuàng)新:主體性教育與教育信息化的協(xié)同建構[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楊明;試論高等學校的素質教育[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9 王登峰;崔紅;;人格結構的行為歸類假設與中國人人格的文化意義[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刊編輯部;;2006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劉代友;明確觀念 抓住關鍵——素質教育的問題剖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董性茂;道德基本素質養(yǎng)成的思考——習慣是德行的秘密[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8年04期

4 祁丹鳳;校園暴力現(xiàn)象透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8年03期

5 陳孟,江宇冰;概念·目標·措施——關于高校實施素質教育思路的思索[J];高等理科教育;1996年04期

6 陳華東,鈔飛俠,陸光平;大學校園體育社團在高校體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3年02期

7 李盛聰;李燕;;成人休閑教育——教育的新視野[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黃潤秋;略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9 潘冠海;從孔子言語教育談語文素質教育[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3期

10 陳濤;在參與中學習和提高——經驗分享式培訓方法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理;論高校教學評估的教育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洪生;教育選擇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姜飛月;學校變革中的教師效能[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姜麗華;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曉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德育政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崗;數(shù)學學習評價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玲;美國知識觀轉型與大學本科教學模式變革之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康偉;師生主體間性理論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朱新卓;本真生存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姚世華;在深外資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金峗;論教師參與課堂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中亮;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3 徐翊;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文科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陳曦;新課程實施中的校長角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來兵;盧作孚北碚鄉(xiāng)村教育建設探析[D];西南大學;2008年

6 馮東俊;課堂教學進度合理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7 譚靜;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個人教育觀念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桃;護理本科畢業(yè)生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徐紅;普通高校本科教學方法之案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高鳳花;教師職業(yè)道德評價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紅,王登峰;中國人人格結構的確認與形容詞評定結果[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2 楊艷玲;教育科學研究中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方法的討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曾君;教育研究中定量與定性研究法的比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4 顧明遠;人文教育在高等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5 左其沛;人的社會性可以遺傳──兼評早期教育的出發(fā)點[J];教育科學研究;1997年05期

6 韋鐵;知識經濟時代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04期

7 李小平;論創(chuàng)造性的內在精神及其生長[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劉鐵芳;質疑創(chuàng)新教育[J];書屋;2001年11期

9 高文;建構主義研究的哲學與心理學基礎[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10 黃希庭;再談人格研究的中國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薇;;素質教育不應讓家長和孩子感覺越來越苦[J];北京觀察;2011年07期

2 ;素質教育提升內涵 特色興校謀求發(fā)展[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年06期

3 王麗;;1934年的素質教育[J];教師博覽;2011年09期

4 朱家存;;融合與超越:人本主義教育與素質教育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2期

5 徐歆;;班主任工作中的素質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12期

6 馬立穎;;素質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路徑選擇[J];才智;2011年18期

7 朱高峰;;素質教育與溝通能力培養(yǎng)[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8 姜瑞強;;試論素質教育中的教師素質[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9 張瑩;劉波濤;;制約素質教育推進的因素分析[J];青春歲月;2011年18期

10 史國成;;素質教育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紅文;張海燕;符寶敏;;目標教學法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郭永江;;論知識經濟時代的素質教育效能[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3 李培軍;;改革教學方法 抓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4 韓柏春;李偉達;何東;;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素質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孫盤龍;王桂君;賈桂芝;鎖向花;;素質教育應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為重點[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6 高兵;;人本主義教育與我國素質教育對比研究[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7 馬淑紅;;素質教育實施中的幾點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8 王寬明;劉靜;;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趙潔;梁果林;;開展素質教育 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10 孔德宏;;孔子的教育思想與當前的素質教育[A];孔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戚業(yè)國;素質教育就是關心“才藝”嗎[N];煙臺日報;2008年

2 本報特派記者 王強;素質教育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N];吉林日報;2009年

3 程武;素質教育不能總是喊口號[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4 魏飴;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觀[N];光明日報;2009年

5 李震 耿蕾;素質教育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N];宜興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楊明方 姜泓冰;4問 素質教育,何以年年提年年缺[N];人民日報;2009年

7 苗苗;素質教育不光是唱歌跳舞[N];山西政協(xié)報;2009年

8 記者 侯國勝;素質教育應首先從教改抓起[N];商丘日報;2010年

9 記者 宋蘭蘭;素質教育推行遇三大阻力[N];長江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張曉晶;山東:推教改動真格,素質教育漸得人心[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曙婷;適應素質教育的小學校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2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湯林春;學校效能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俎媛媛;真實性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德龍;主體性教育督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婷;論教育學話語的形成[D];蘇州大學;2009年

2 于希山;分層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胡金榮;政策網絡視野下的中國素質教育政策過程分析[D];蘭州大學;2007年

4 張麗;幼兒園建筑空間布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隋文慧;以人為本 以美育人[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麗娜;素質教育條件下的隱性德育課程開發(fā)[D];廣州大學;2007年

7 張婧;適應素質教育的中小學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8 李玉泉;適應素質教育的城市小學校室內教學空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9 王子軼;大美育觀背景下的教師美育能力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彭卓;對我國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兩難”問題的分析和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3142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3142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50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