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政策的歷史考察——兼論教育主權的行使
本文關鍵詞:中國教育政策的歷史考察——兼論教育主權的行使
【摘要】:教育主權的行使是通過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來體現(xiàn)的。通過梳理歷朝歷代的教育政策概況來探討當時教育主權的行使,期望從中總結出教育主權行使正確與否的規(guī)律,為探討當前教育主權行使的合理性提供參考依據(jù)。
【作者單位】: 仰恩大學教務部;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二期)項目(2006B2061)
【分類號】:G40-058
【正文快照】: 教育主權是國家主權的一部分,是一國處理與該國教育有關事務的最高權力。[1]根據(jù)教育服務特點,教育主權可概括為教育立法權、教育行政權、教育司法權和教育發(fā)展權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2]教育政策是教育主權行使的直接表現(xiàn),本文首先分析二者的關系,然后對歷史上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金孝柏;;教育主權初論[J];國際商務研究;2004年06期
2 茹宗志;論全球化趨勢下中國教育主權思想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3 潘懋元 ,黃建如;教育主權與教育產(chǎn)權關系辨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小東;論對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張之方;;儒家德育思想對我國學校德育工作的啟示[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宋婷;;淺析高職教育教學方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4 程鳳玲;;對《顏氏家訓》中語文教育思想的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5 周婷;;人文精神視野下中國大學理念的嬗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6 孫帥;孟荀教育思想比較[J];白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7 王凌皓,姚玉香;教育起源學說綜述[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吳洪成;劉園園;;明代保定書院述論[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9 曹影,李秋;漢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職能[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張鑫鑫;;用音樂點燃激情——論干部教育中的音樂教育[J];國家林業(yè)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帥;;比較新羅與日本的遣唐留學生教育活動[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鄭金洲;;教育起源研究十七年[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杜成憲;;對“中國教育史”的幾層涵義及其相互關系的辨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杜成憲;;新文化運動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觀念的變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黃英;吳洪成;;論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驅(qū)容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張洪高;;仁愛: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核心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姚少懷;;我國學校校長的歷史演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王憲平;;晚清“中體西用”教育方針之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熊明安;;元明時期設立社學開創(chuàng)了我國普及初等教育的先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金孝柏;;WTO體制下的我國教育服務開放政策與立法[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建華;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溫雪梅;教育國際化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董吉賀;論“負面”教育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晴;從“教化”到“培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喻琴;國立杭州藝專校長林風眠素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牛文明;學科和課程的分化與綜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魯婧頡;基于母親教育與兒童健康關系的教育之非貨幣化代際效應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耿潔;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斯義;創(chuàng)新型學校內(nèi)涵式發(fā)展四維模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鐵剛;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實現(xiàn)農(nóng)村教育公平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蔣連香;關于教育懲戒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蘇州大學;2010年
4 尹浩;黃炎培教育思想引領職業(yè)學校發(fā)展的實踐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5 馬豪華;修身課——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D];蘇州大學;2010年
6 李怡;論教育懲罰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林莉;蘇南地區(qū)現(xiàn)行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材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鐘明彪;培訓機構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姚龍鳳;對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Project板塊使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蕊;普通高校繼續(xù)教育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金孝柏;中外合作辦學與我國教育服務業(yè)的開放[J];國際商務研究;2003年06期
2 殷杰蘭;透視加入WTO后我國教育主權的維護問題[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3 王建華;第三部門視野中的教育主權問題[J];江蘇高教;2003年06期
4 秦惠民;對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國家教育權作用的再認識[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潘懋元 ,黃建如;教育主權與教育產(chǎn)權關系辨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嘉順;;教育政策與教育主權[J];學術問題研究;2008年01期
2 王建香;如何在開放教育市場中維護教育主權[J];開放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王建香;如何在開放教育市場中維護我國教育主權[J];江蘇高教;2002年05期
4 陳鵬;加入WTO對我國教育主權的影響[J];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04期
5 徐廣宇;試論WTO背景下的國家教育主權問題[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6 殷杰蘭;透視加入WTO后我國教育主權的維護問題[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7 楊進美,陳強勝;試論民族院校教育主權的維護[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5年01期
8 唐安國;;說教育主權[J];教育發(fā)展研究;1993年01期
9 周文鋒;;WTO背景下中外合作辦學對我國教育主權的影響[J];華章;2008年Z2期
10 殷小平;;高等教育國際交流中的教育主權與文化安全[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路德維珂·科拉羅;胡詠梅;梁文艷;;教育政策的監(jiān)測與評價:概念、作用、系統(tǒng)框架[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聞黎明;;聞一多被刺事件的歷史考察[A];聞一多研究集刊(紀念聞一多誕辰100周年)[C];2004年
3 張西京;;知識經(jīng)濟合理性的歷史考察[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4 汪天亮;黃榮斌;;香港問題的一段歷史考察(1979—1982)[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5 朱健;;中國共產(chǎn)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演變的歷史考察[A];浙江省暨華東六省一市黨史系統(tǒng)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6 劉繼和;米佳琳;陳芳芳;;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教師能源教育政策及啟示[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7 田靜;施江濱;;美國教育政策中“農(nóng)村”概念界定的應用與問題[A];農(nóng)職業(yè)教育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云南省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翟巧相;;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齊紅深;;試析歷代教育政策對滿族教育的作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郭小霞;;閩臺關圣神緣的歷史考察[A];海峽兩岸五緣論——海峽兩岸五緣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敬民;黨實踐先進性的歷史考察[N];新鄉(xiāng)日報;2005年
2 金炳鎬;我國“少數(shù)民族”概念的歷史考察[N];中國民族報;2002年
3 申振鈺;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xié)會誕生[N];大眾科技報;2003年
4 吳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申振鈺;參與科普工作是一項光榮義務[N];大眾科技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審視教育政策[N];中國改革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賀春蘭;關心現(xiàn)實問題、關懷弱勢群體、關注制度創(chuàng)新[N];人民政協(xié)報;2003年
8 厲以寧;教育事業(yè)與資本市場[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袁振國;全面建設小康:教育政策選擇的重點與難點[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申振鈺;“大躍進”對科普工作的影響[N];大眾科技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卉;跨文化語境下香港語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李占萍;清末學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馬麗玲;教育政策與臺灣1950-60年代文學[D];吉林大學;2005年
5 許建美;教育政策與兩黨政治——英國中等教育綜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周彬;教育政策基礎的經(jīng)濟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全力;國家教育政策對基層教育管理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于衛(wèi)青;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的歷史考察[D];西北大學;2002年
9 高學貴;我國農(nóng)民教育政策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丹丹;教育資源積聚與政府政策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葛安娜;從“減負”反觀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政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彭華安;獨立學院政策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蔣媛媛;1978年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政策研究——價值觀念的變遷及其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胡菡;我國“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的價值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黃建軍;倫理視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價值取向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8 彭術連;建國后來華留學生教育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樊凌衡;美國“肯定性行動”計劃及其對中國教育政策的啟示[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楊素明;煤炭行業(yè)對口單招教育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80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18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