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高中生自戀人格特征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10-19 04:30

  本文關鍵詞:高中生自戀人格特征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高中生 自戀人格 自戀傷痕 父母養(yǎng)育方式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20世紀70代的西方被稱之為“自我的時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集體主義文化下的中國人也越來越關注自我,關注自我需求,表現得越來越自信并開始追求個性。對處于人格形成關鍵期的高中生的自戀人格進行探索,對了解中國人的自戀人格結構、狀況和形成機制有重要的意義。 自戀人格是一種綜合的人格結構,是個體對“自身形象”的過于專注,對他人積極關注的過度需求,對自身的重要性的夸大的感覺,即感到自己應該享有特殊權利和待遇,表現為自我優(yōu)越感。部分自戀者會表現出與優(yōu)越感相反的自卑、敏感等特征,本研究認為這是自戀人格在形成過程中受到阻礙而形成的自戀傷痕。自戀人格作為一種人格因素,它受父母教養(yǎng)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 本研究在文獻綜述、開放式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基礎上,編制了高中生自戀人格問卷和自戀傷痕問卷,經過初測和相應統(tǒng)計分析,形成正式問卷。最后,使用自編的自戀人格問卷、自戀傷痕問卷和和父母養(yǎng)育方式量表,對516名在校高中生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 (1)自編的高中生自戀人格問卷和自戀傷痕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高中生自戀人格問卷的四個維度:自我專注、特權感、領導欲望和優(yōu)越感;得出自戀傷痕問卷的四個維度:自我專注、特權感、領導欲望和敏感性,其中自我專注、特權感和領導欲望是共用的。 (2)高中生在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總體上不存在顯著性別差異。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在總體上不存在年級差異,但在特權感維度上高一、高二和高三學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總體上不存在顯著的學科差異。 (3)父母養(yǎng)育方式對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都有顯著預測作用。父親的過度保護、偏愛和母親偏愛對高中生自戀人格有預測作用;父親的過度保護、拒絕否認、偏愛和溫情理解,母親的偏愛和拒絕否認對自戀傷痕有預測作用,其中父親的溫情理解和偏愛對自戀傷痕具有負向預測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 自戀人格 自戀傷痕 父母養(yǎng)育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0
  • 2. 概念及其回顧10-24
  • 2.1 自戀、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的界定10-12
  • 2.2 國內外對自戀人格的研究12-20
  • 2.2.1 自戀成因學說13-15
  • 2.2.2 自戀的測量15-16
  • 2.2.3 自戀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關系16-17
  • 2.2.4 自戀人格的結構17-18
  • 2.2.5 自戀的功能18-20
  • 2.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本研究的突破20-22
  • 2.4 研究意義22-24
  • 2.4.1 理論意義22
  • 2.4.2 實踐意義22-24
  • 3. 研究路線24-25
  • 4. 研究一:高中生自戀人格問卷的編制25-30
  • 4.1 研究目的25
  • 4.2 研究方法25-26
  • 4.2.1 取樣25
  • 4.2.2 研究過程25
  • 4.2.3 數據管理和分析25-26
  • 4.3 研究結果與分析26-30
  • 4.3.1 題項的確定26
  • 4.3.2 初測自戀問卷施測結果的因素分析26-27
  • 4.3.3 初測自戀傷痕問卷施測結果的因素分析27-28
  • 4.3.4 信度分析28
  • 4.3.5 效度分析28-30
  • 5. 研究二: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的一般特點30-32
  • 5.1 高中生自戀人格的性別、學科差異和年級差異30-32
  • 5.1.1 研究目的30
  • 5.1.2 結果與分析30-32
  • 6. 研究三: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與高中生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32-36
  • 6.1 研究目的32
  • 6.2 研究方法32-33
  • 6.2.1 取樣32
  • 6.2.2 研究工具32
  • 6.2.3 程序32
  • 6.2.4 統(tǒng)計處理32-33
  • 6.3 結果與分析33-36
  • 6.3.1 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簡單相關分析33
  • 6.3.2 父母養(yǎng)育方式對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的分層回歸分析33-34
  • 6.3.3 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各個維度對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逐步回歸分析34-36
  • 7. 討論36-40
  • 7.1 關于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問卷36
  • 7.2 關于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的特點36-37
  • 7.3 關于高中生自戀人格和自戀傷痕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37-39
  • 7.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改進的方面39-40
  • 8. 結論40-41
  • 附錄41-45
  • 參考文獻45-47
  • 后記47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笑;自戀人格、自我寬恕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2 李先賓;290名高中層次學生受虐及養(yǎng)育方式對人格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590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0590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4e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