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馬來語學生的漢語教材:以砂拉越大學為例
本文關鍵詞:說馬來語學生的漢語教材:以砂拉越大學為例
【摘要】: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初級對外漢語課(華語壹)的對象是零起點、以馬來語為母語的學生。課程學習目的乃培養(yǎng)學生實際的口頭溝通能力,以及提供一個平臺讓他們認識中華文化。華語壹課本涵蓋了基本的學習單元,即日常問候語、數(shù)字、時間、日常活動用語、自我介紹、飲食詞匯、基本量詞及買東西用語。由于課程綱要以及需要本土化的限制,在編教材時,不論是中國或本地的對外漢語課本皆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對其內容采取生搬硬套的方法。內容本土化的努力,主要是體現(xiàn)在課本里的詞匯(包括地方、事物、族群、食物、用語)和文化這兩個方面。觀察發(fā)現(xiàn),由于貼近現(xiàn)實,生活化及本土化的詞匯除了普遍提高學生對學習這些詞匯的興趣,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課程涵蓋的語法點是最能凸顯教材針對性的一環(huán)。論文中亦列舉了說馬來語的學生易犯的語法錯誤及其原因,并點出課程在這問題上的對策。結論是教材的編寫不可能完美,但必須力求實用;我們注重本土化,但也不可忽略了和國際的對外漢語事業(yè)步伐接軌。
【作者單位】: 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語言研究中心;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語言研究學院;
【關鍵詞】: 馬來西亞 砂拉越大學 對外漢語 教材
【分類號】:H195.4
【正文快照】: 一、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華語班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的南邊,北部與泰國接壤,南部則與島國新加坡為鄰。馬來西亞分為馬來半島(西馬)、砂拉越及沙巴(東馬)。馬來半島和砂拉越及沙巴,中間隔著了一重南中國海。砂拉越大學(簡稱砂大)是砂拉越州的其中一所公立高等學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張世梅;;改進外語教學方法之我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李雪梅;;對編寫意大利本土化漢語教材的思考[J];海外華文教育;2010年03期
3 胡春艷;;民族社會學視角:制度規(guī)約下的馬來西亞族群關系[J];世界民族;2009年05期
4 吳勇毅;;新時期海外華文教育面臨的形勢及主要變化[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況新華;熊曉莉;;社會科學術語譯名規(guī)范化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解偉莉;;從稱謂語的語用差別透視中國人的文化心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3 王穎;姜鑫;;當代中國的漢語話語權問題[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4 陳建偉;;蘇州回族居民語言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張曉紅;宋會芳;;淺析漢語稱謂詞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6 翁希典;;淺談語音的“軟”與“硬”[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9期
7 高昂之;;歌詞語篇中漢英語碼轉換的語用功能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王杰立;;綜合娛樂新聞語體風格的變異[J];東南傳播;2012年05期
9 王長武;;港臺藝人別稱的社會文化透視[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2年08期
10 武莉娜;;“光榮”——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指針——《人民日報》“光榮”一詞淺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國旭;新平彝語臘魯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祁世明;當代漢語變異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崔櫇席;中韓網絡聊天語言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王漢衛(wèi);華語閱讀測試論[D];暨南大學;2008年
5 柳海濤;社會的語言結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陳建偉;臨沂方言和普通話的接觸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張永奮;漢意委婉語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春艷;抗爭與妥協(xié):馬來西亞華社對華族母語教育政策制定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0年
9 羊芙葳;謊言的識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果娜;中國古代婚嫁稱謂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梁元;中國民眾外語態(tài)度及使用十省市調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黃勝蘭;洛陽商店命名的語言特征分析及其社會屬性探微[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姜宏楠;肇源話平翹舌問題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4 崔蓬克;“禮”和“禮”參構詞語的語義分析及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師曉博;高三補習班與普通班學生語言態(tài)度比較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6 吳希斌;網絡新聞標題語言調查分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史銘琦;阜新地名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妍;《言鯖》民俗語匯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曉男;沈陽市商業(yè)牌匾用語的社會語言學考察[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元芳芳;順應視角下寒暄語的語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羅慶銘;菲律賓華校華語教育改革述評[J];八桂僑史;1997年02期
2 張禹東;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及其發(fā)展前景[J];八桂僑史;1997年03期
3 朱志平;對新世紀漢語(第二語言)教材的思考——從加拿大中學漢語教材編寫所想到的[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李玉年;;泰國華文學校的世紀滄桑[J];東南文化;2007年01期
5 章石芳;論轉型時期的菲律賓華文教育[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李奇瑞,余紹霞;菲律賓華文教學模式[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梁冬雪;對當前大學俄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8 蔡振翔;從華文教育到華語教育[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6年02期
9 顏長城;菲律賓華文教育的過去和現(xiàn)在[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6年02期
10 唐世明;21世紀東南亞地區(qū)發(fā)展華文教育和華語教學的認知思維及建議[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艾;;淺議如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開展旅游漢語專項教學[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2 吳艷;;對外漢語教材的生詞注釋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魯俐;;漢語教材《語言自邇集》中的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J];北京宣武紅旗業(yè)余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4 劉振平;;對外漢語教學現(xiàn)狀及亟待解決的問題[J];語文學刊;2008年19期
5 王躍峰;劉香君;;區(qū)域化對外漢語教材編寫之我見——以《泰國人學漢語》為例[J];賀州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廖小琴;;對外漢語教學之我見[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7 吳海娟;;讀齊滬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獻疑[J];大家;2010年11期
8 刁晏斌;對外漢語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9 繆冬梅;;全世界的漢語[J];文化月刊;2001年10期
10 黎天睦;張占一;;國對外漢語教學印象記[J];世界漢語教學;198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4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鐘玖英;;語言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對話[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萍;對外漢語教學圖書出版縱覽[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2 施光亨;對外漢語教學的由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3 張普;現(xiàn)代遠程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4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6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7 張若瑩;更新與提高[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體系[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9 實習生 蘇瑞霞;“漢語熱”凸顯對外漢語人才緊缺[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李靜;對外漢語教學的喜與憂[N];中國文化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康海玲;馬來西亞華語戲曲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6 孟素;漢英成語對比及其跨文化對話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葉興建;獨立以來馬來西亞華商發(fā)展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龐衛(wèi)東;新馬分離與合并研究:1945-1965[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冉建凱;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傳播[D];蘭州大學;2012年
2 張妍;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辨析[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曹少麗;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D];鄭州大學;2012年
4 趙曉瓊;顏色詞: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媒介[D];蘭州大學;2012年
5 許珊;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同義詞辨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汪美姣;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7 張f^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材中文化項目評估初探[D];南京大學;2012年
8 王燕;任務型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9 鄒津津;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文化調適的個案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10 張云;中國強交際語境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378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3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