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匯的文化附加義與對外漢語教學
本文關鍵詞:漢語詞匯的文化附加義與對外漢語教學
【摘要】: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第二語言教學不能忽視文化教學,尤其是文化附加義的教學。本文討論了漢語詞匯文化附加義的主要詞域、影響因素及教學中的問題,指出語言學習過程中及跨文化交際中由于文化附加義的客觀存在,從而導致的交際誤解與沖突,并例舉偏誤進行偏誤分析。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漢語學習者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對外漢語教學中加強漢語文化附加義的揭示,,是漢語學習者減少和避免跨文化沖突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文化附加義 對外漢語教學 偏誤 語感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9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詞匯的文化附加義研究概況和本選題的研究價值8-11
- 第一節(jié) 詞匯的文化附加義研究狀況8-10
- 第二節(jié) 本文研究的價值與意義10-11
- 第一章 詞義的概念及構成11-23
- 第一節(jié) 什么是詞義11-14
- 一、詞義與概念11-13
- 二、詞義的性質13-14
- 第二節(jié) 詞義的構成14-20
- 第三節(jié) 詞匯的文化附加義20-23
- 一、術語的界定20-21
- 二、詞匯文化附加義語義的界定21-23
- 第二章 具有詞匯文化附加義的詞域23-44
- 第一節(jié) 顏色域23-30
- 一、黃色24-25
- 二、紅色25-26
- 三、綠色26-27
- 四、黑色27-28
- 五、白色28
- 六、藍色28-29
- 七、紫色29
- 八、灰色29-30
- 第二節(jié) 數字域30-34
- 一、數詞“一”30-31
- 二、數詞“二”31
- 三、數詞“三”31
- 四、數詞“四”31-32
- 五、數詞“五”32
- 六、數詞“六”32-33
- 七、數詞“七”33
- 八、數詞“八”33
- 九、數詞“九”33-34
- 第三節(jié) 動物域34-37
- 第四節(jié) 植物域37-39
- 第五節(jié) 飲食域39-41
- 第六節(jié) 其他41-44
- 一、身體域41-42
- 二、服飾域42-44
- 第三章 詞匯文化附加義的影響因素探究44-52
- 第一節(jié) 宗教文化44-45
- 一、源于道教44-45
- 二、源于佛教45
- 第二節(jié) 民俗文化45-50
- 一、習俗文化45-47
- 二、民族文化心理47-48
- 三、物質文化48-49
- 四、時代變遷、社會發(fā)展49-50
- 第三節(jié) 文學、典籍文化50-52
- 一、文學創(chuàng)作50-51
- 二、歷史賦予51-52
- 第四章 對外漢語詞匯文化附加義教學中的問題52-65
- 第一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文化附加義的偏誤分析52-57
- 一、偏誤調查的目的52-53
- 二、偏誤調查的方法與過程53-54
-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54-57
- 第二節(jié) 偏誤類型及教學建議57-63
- 一、偏誤類型57-60
- 二、教學建議60-63
- 第三節(jié) 小結63-65
- 結語65-66
- 參考文獻66-68
- 致謝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霞;;淺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本體研究問題[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2 蔡曉麗;;語用負遷移與對外漢語教學[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3 呂振華;張鳳;;對外漢語視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學[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張曉穎;;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對外漢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探析[J];企業(yè)導報;2011年10期
5 李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年03期
6 周湘;;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在全球推廣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7 朱科;王堯;;對外漢語中的慣用語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陳艷芳;劉運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J];大家;2011年14期
9 廖小琴;;對外漢語教學之我見[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10 孫超;;認知理論在詞綴對外漢語中的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4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鐘玖英;;語言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對話[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語言大學 吳竟紅;對外漢語教學對教師文化素質的要求[N];光明日報;2005年
2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報;2010年
5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機構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6 居峰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長征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校長 曲德林;面向網絡時代的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01年
8 文漢;北京語言大學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9 記者 郭曉虹;讓漢語教學走向全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10 高雁;對外漢語教學前景廣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孟素;漢英成語對比及其跨文化對話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8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孫Y冒
本文編號:551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5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