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冷”“熱”的對稱性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

發(fā)布時間:2023-02-05 20:52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冷”“熱”是常用的反義詞或反義語素,本文以“冷”“熱”的對稱性為研究對象,考察其在語義、構(gòu)詞、句法三個層面上的對稱與不對稱現(xiàn)象,并結(jié)合現(xiàn)代語言學的標記理論、認知理論等探究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的原因,對“冷”“熱”的對外漢語教學提出合理的建議。在語義上,本文分析了詞典中“冷”“熱”的義項并考察了“冷”“熱”的語義演變過程。從義項上看,“熱”的義項數(shù)量比“冷”稍多,二者既存在相對的義項又存在獨有的義項;從語義演變上看,“冷”“熱”的語義演變路徑相似,但在語義消亡上不對稱,“熱”的語義引申范圍大于“冷”。在構(gòu)詞上,本文比較了“冷”“熱”在構(gòu)詞能力、構(gòu)詞方式、所構(gòu)成的詞和固定短語中的對稱性!袄洹薄盁帷钡臉(gòu)詞能力不對稱,二者的構(gòu)詞方式雖然都以偏正型為主,但具體數(shù)量差距明顯。所構(gòu)成的詞除少數(shù)完全對稱,更多的是詞形或意義不對稱。“冷”構(gòu)成的固定短語數(shù)量也是略多于“熱”。在句法上,本文考察了“冷”“熱”在搭配方面和充當句法成分時的對稱性。一些詞語可以同時和“冷”“熱”搭配且意義對稱,而一些詞語只能同“冷”或者“熱”搭配!袄洹薄盁帷倍伎梢宰髦髡Z、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等句法成分,但“...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理由及意義
        0.1.1 選題理由
        0.1.2 選題意義
    0.2 研究綜述
        0.2.1 反義詞或語素的對稱性研究
        0.2.2 反義形容詞或語素的對稱性研究
        0.2.3 反義詞或語素對稱性的個案研究
        0.2.4 反義詞或語素對稱性的教學研究
        0.2.5 “冷”“熱”對稱性的相關研究
    0.3 研究對象及范圍
    0.4 研究方法
    0.5 語料來源
第一章 “冷”“熱”語義層面的對稱性考察
    1.1 “冷”“熱”義項上的對稱性
        1.1.1 “冷”“熱”義項上的對稱
        1.1.2 “冷”“熱”義項上的不對稱
    1.2 “冷”“熱”語義演變上的對稱性
        1.2.1 “冷”“熱”的語義演變
        1.2.2 “冷”“熱”語義演變的對稱
        1.2.3 “冷”“熱”語義演變的不對稱
    1.3 小結(jié)
第二章 “冷”“熱”構(gòu)詞層面的對稱性考察
    2.1 “冷”“熱”構(gòu)詞能力上的對稱性
        2.1.1 “冷”“熱”構(gòu)詞數(shù)量上的對稱與不對稱
        2.1.2 “冷”“熱”使用頻率上的對稱與不對稱
    2.2 “冷”“熱”構(gòu)詞方式上的對稱性
        2.2.1 “冷”“熱”構(gòu)詞方式上的對稱
        2.2.2 “冷”“熱”構(gòu)詞方式上的不對稱
    2.3 “冷”“熱”所構(gòu)成的詞的對稱性
        2.3.1 詞形對稱
        2.3.2 詞形不對稱
        2.3.3 “冷”“熱”在固定短語中的對稱與不對稱
    2.4 小結(jié)
第三章 “冷”“熱”句法層面的對稱性考察
    3.1 “冷”“熱”搭配方面的對稱性
        3.1.1 “冷”“熱”修飾名詞時的對稱與不對稱
        3.1.2 “冷”“熱”與動詞搭配時的對稱與不對稱
        3.1.3 “冷”“熱”受副詞修飾時的對稱與不對稱
    3.2 “冷”“熱”充當句法成分時的對稱性
        3.2.1 “冷”“熱”充當句法成分時的對稱
        3.2.2 “冷”“熱”充當句法成分時的不對稱
    3.3 小結(jié)
第四章 “冷”“熱”對稱與不對稱的原因分析
    4.1 “冷”“熱”對稱的原因
        4.1.1 語言內(nèi)部原因
        4.1.2 語言外部原因
    4.2 “冷”“熱”不對稱的原因
        4.2.1 語言內(nèi)部原因
        4.2.2 語言外部原因
    4.3 小結(jié)
第五章 “冷”“熱”的對外漢語教學
    5.1 “冷”“熱”對稱性的偏誤分析
        5.1.1 “冷”“熱”對稱性偏誤類型
        5.1.2 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
    5.2 “冷”“熱”的教學建議
        5.2.1 對《大綱》編寫的建議
        5.2.2 對教材編寫的建議
        5.2.3 對教師的建議
    5.3 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356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7356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d8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